人去樓空
「人去樓空」出自於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一詩,其中詩句的內容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這首詩藉由仙人乘著鶴離去的傳說,點出仙人與黃鶴早已渺無蹤跡,一去不復返,徒留下天際千載悠悠的白雲,表達出更深的失落情懷,將對世事茫茫的感慨表露無遺。詩中顯現的是一種感慨、惋惜的情感,後來「人去樓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舊地重遊時,人事已非,空留遺跡,或對故人的思念。但是這個成語現在有另一種用法,形容畏罪潛逃,不知去向,大多是使用於社會事件的報導上,說明犯罪者因為畏罪而潛逃,不在原住屋裡。
人去樓空
注 音 ㄖㄣˊ ㄑㄩˋ ㄌㄡˊ ㄎㄨㄥ
漢語拼音 rén qù lóu kōng
釋 義 表示舊地重遊時人事已非,或對故人的思念。語本唐.崔顥〈黃鶴樓〉詩。後亦用「人去樓空」形容畏罪潛逃,不知去向。
用法說明 一、
語義說明 表示舊地重遊時人事已非,或對故人的思念。
使用類別
用在「消逝改變」的表述上。
例句
1.當我回到故鄉,要找兒時玩伴敘舊時,才知人去樓空,不知搬到哪裡去了。
2.數年後,他回到故鄉,想要尋找昔日的好友,才發現已是人去樓空,景物全非。
3.來到以前的故居,只覺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不知不覺中,感傷之情油然而生。
二、
語義說明 形容畏罪潛逃,不知去向。
使用類別
用在「潛逃消失」的表述上。
例句
1.等警方趕到現場時,歹徒已聞風而逃,人去樓空。
2.老闆捲款潛逃後,公司就人去樓空,鐵門深鎖,使得員工們都喪失了賴以維生的工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