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取巧
莊子書,曾經說了這麼一段故事:有一天,子貢從南方的楚地北返回晉地,中途經過漢陰。他看到一位老丈人正在菜園裡工作。老丈人從井裡舀水,一甕一甕的灌溉著,花了很大力氣,但是功效有限。於是子貢跟老丈人說:「有一種機器,一天可以灌溉百畦,用的力氣很少,但功效很大,您為什麼不用呢?」老丈人問:「你指的是什麼?」子貢回答:「那是一種叫槔的器具,鑿木製成,後重前輕,取水像抽水,滾滾而來。」
老丈人聽完後,先是有點生氣,然後微笑著說:「我聽說,使用機械的人,必定要了解機械的使用方法和相關的事,人的心中一有了這些事,就會存有心機。一有心機,心態就難以純淨了。心神一□□,距離真道的境界就遠了。」老丈人繼續說:「你以為我不知道槔這種器具嗎?我是覺得用這種機械來做事,實在羞恥!」
子貢聽到老丈人這番話,覺得很慚愧。後來他的學生問起這件事,子貢都會告誡他們:「一個人若是去追求功利機巧,就會忘記他本身受自於自然的本心。」
因此,「投機取巧」,就是利用時機,獲取利益。這裡的「投」是投合、迎合的意思。「機」是時機、機會的意思。這句成語具負面語義,經常用來批評一個人機謀巧詐,用取巧的方法謀利。莊子所使用的「功利機巧」說法,可能就是後來「投機取巧」的典源。
投機取巧
注 音 ㄊㄡˊ ㄐㄧ ㄑㄩˇ ㄑㄧㄠˇ
漢語拼音 tóu jī qǔ qiǎo
釋 義 利用時機,獲取利益。※語或本《莊子.天地》。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利用時機,獲取利益。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奸巧謀利」的表述上。
例句
1.做事要務本踏實,不可投機取巧。
2.考試應憑實力,不可投機取巧,心存僥倖。
3.他老是喜歡投機取巧,從來都不曾苦幹、實幹過。
4.他老想著怎樣投機取巧,卻不肯按部就班來努力。
5.小明做事總是腳踏實地,投機取巧的事他絕不肯做。
6.做學問就要紮紮實實下功夫,投機取巧決不可能有成就的。
7.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啊!所以不要存有投機取巧的心態。
8.他平日不用功,考試時才想要投機取巧作弊,結果被老師逮個正著。
9.這間公司多年來一直採用投機取巧的手段,對外誇大業績成長,矇騙投資者。
辨 識
反義成語
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