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之如飴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之後,依然懷抱著希望,期盼未來有一天能夠復國。
勾踐為了隨時提醒自己亡國的怨恨和恥辱,睡覺時躺在木柴上,並經常舔嘗苦膽,過著刻苦的生活。同時他又積極討好夫差,降低夫差的戒心,獲取他的信任。勾踐知道夫差喜歡葛草做成的輕便衣服,便命令人民到山中摘採葛草,織成布匹,獻給夫差,而勾踐的表現果然贏得了夫差的信任與賞識。
上山採葛草的人民們知道勾踐為了復國,用心良苦,便傳唱著一首詩:「嘗膽不苦甘如飴,令我採葛以作絲。」描述勾踐雖然舔嘗膽這樣非常苦的東西,卻把它當成像糖那樣甜美以激勵自己。
甘之如飴
注 音 ㄍㄢ ㄓ ㄖㄨˊ ㄧˊ
漢語拼音 gān zhī rú yí
釋 義 指苦難來臨,甘心承受。語本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指苦難來臨,甘心承受。
使用類別
用在「安於困厄、積極承擔」的表述上。
例句
1.多年來簞食瓢飲的生活,別人不堪其苦,他卻是甘之如飴。
2.儘管從小家境清寒,為了求學,三餐不繼,這種生活,他卻甘之如飴。
3.他承受了一般人所無法承擔的壓力,卻甘之如飴,只為了求取事業成功。
4.軍旅生活雖然困苦,處境危難,但大家都甘之如飴,領略了另一種不同的人生。
5.對於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差事,別人都避之不及,而他卻甘之如飴,爭著搶先去做。
6.辛苦又勞累的教師生涯,許多老師們都甘之如飴,因為他們看到的是國家未來的希望。
7.這裡地處偏遠,工作既艱苦,待遇又非常微薄,但這些人卻能甘之如飴,因為他們是抱著回饋鄉里的心意來做事的。
辨 識
近義成語
心甘情願、安之若素
反義成語
苦不堪言、勉為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