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0101多變的天氣
03颱風與防災
認識颱風
颱風是由熱帶性低氣壓發展而成,常發生在溫暖、潮溼的熱帶海洋上。臺灣每年平均會遭受颱風侵襲3~4次,通常發生在七至九月間。
當颱風侵襲臺灣時,會使天氣產生劇烈變化,觀察下方的衛星雲圖和地面天氣圖,找找看,颱風中心出現在哪一個位置?
在衛星雲圖上,可以發現臺灣東南方海面上,有一個濃密成漩渦狀的雲系。有時颱風中心(颱風眼)會呈現無雲的狀態。
颱風中心的氣壓值較高或是較低?
由等壓線可以看出颱風中心的氣壓值較低,是一個低氣壓中心。
科學小百科
颱風的強度中央氣象局根據颱風近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將颱風的強度分為輕度、中度及強烈颱風,並分別以不同圖示標示。
未達颱風標準的低氣壓則稱為熱帶性低氣壓。
透過颱風的相關資料,可以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颱風的特性,幫助我們了解颱風從形成到消散的過程,以及行進路徑和強度的變化。
從中央氣象局的颱風警報發布概況表中,除了能得知颱風的基本資料外,還可以進一步了解颱風的動態,以及颱風所造成的災情。
我們可以從中央氣象局發布的「颱風消息」,以及電視、廣播、報紙和網路等媒體所提供的颱風相關訊息,迅速掌握颱風動態,以提高警覺、隨時應變。
防颱準備
當颱風侵襲時,常會帶來強風和豪雨。這些天氣現象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強風和豪雨可能造成招牌掉落、房屋和樹木倒塌、淹水、土石流等。
益處
補充水庫的水量
颱風帶來的豐沛雨量,有時會造成災害,但也可以紓解各地旱象,增加水庫的蓄水量,是臺灣地區重要的水資源。
你知道颱風還可能造成什麼影響?
災害可能造成動、植物傷亡,在生活面的影響則有停水、停電、交通中斷、菜價上漲、家具泡水等。
颱風帶來的災害,可能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我們可以做哪些準備來降低損害呢?
例如:加強固定門窗,避免強風吹毀;準備蠟燭、手電筒,以供停電使用;備妥一、二天存糧及飲水,以免無法外出採購食物。
颱風前
平時要注重水土保持,定期修剪路樹、清理水溝等。颱風來臨前要做好防颱準備,例如備妥緊急避難包、堆放沙包等。
準備緊急避難包及防颱民生用品
颱風侵襲時
要隨時注意颱風動向,並避免外出。
勿到海邊觀浪、釣魚
颱風過後
外出時要注意掉落物,整理環境、清除積水以維護衛生。
清除積水及倒塌的路樹
氣象衛星
人造衛星是人類從地面發射到太空中的飛行物體,它以適當的高度停在太空中,或以適當的速度在高空繞著地球運轉,提供科學研究、氣象預報、全球通訊,及軍事偵查等方面的用途。
以氣象衛星為例,透過攜帶的氣象感應器,拍攝地球上空的雲層分布,將訊號傳送到地面接收站,再將訊號轉換為各種代表雲層、地表和洋面的圖像,就可以藉此了解天氣變化的趨勢。
氣象衛星從太空拍攝地球上方的雲層,將資料傳送到地面接收站。
資料利用電腦處理及分析後,由氣象專家製作成衛星雲圖。
衛星雲圖可以做為氣象預報的資料。
是非第一關 (25題)
是非第二關 (13題)
選擇第一關 (25題)
選擇第二關 (11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