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粟
宋蘇軾有一天和朋友坐著小船,準備到赤壁下遊玩,那時天氣很好,江中風平浪靜,清風徐徐,他們兩人對月飲洒,非常快樂。
他們兩人都是灑脫不羈的才子,處在那清風明月、景色宜人的境界裡, 一種豪氣干雲的情緒油然而生。他們一面飲著酒,一面唱著歌,終於到了赤壁下,蘇軾觸景生情,不覺懷起古來。他感於世事的變化無常,所謂英雄豪傑,轉眼成空,於是議論起從前曹、周在赤壁打仗的事來,蘇軾的朋友對他說:
「當年曹操領著大軍,攻陷了荊州,打下了江陵,順著長江向東吳進攻,戰艦連結了千里,旗幟遮蔽了天空。如今我們和魚蝦、麋鹿作伴,坐著一隻小船,在這裡舉杯喝酒,生命短促的像蜉蝣一樣的寄生在天地間,身體渺小得和滄海裡的一粒粟一樣,我們的一生實在太短暫了!哪裡能像長江一樣的無窮無盡呢?」
「滄海一粟」也可稱為「太倉一粟」是比喻極少極少的意思。滄海那麼大,一粒粟放在裡面,可是渺小得很。後人凡是和人家比擬知識學問或財物,自己不及人家,就拿這句話來比喻。這也是一句自謙的話。
滄海一粟
ㄘㄤ ㄏㄞˇ ㄧ ㄙㄨˋ (變) ㄘㄤ ㄏㄞˇ ㄧˊ ㄙㄨˋ
漢語拼音
cāng hǎi yī sù(變)cāng hǎi yí sù
粟,音ㄙㄨˋ。粟米,俗稱為「小米」。不可寫作「栗」。
釋義
大海中的一粒粟米。比喻渺小而微不足道。語本宋.蘇軾〈赤壁賦〉
近義:
九牛一毛,太倉一粟,太倉稊米,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反義:
盈千累萬
例 句
01 每個人在天地間都如滄海一粟,怎能驕傲自大?
02 對整個宇宙來說,人正如滄海一粟,有何好自大?
03 學海浩瀚,我所了解的只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
04 一個人寄居於天地間,猶如滄海一粟,真是渺小得很。
05 地球雖大,但從整個宇宙來看就像滄海一粟般的微小。
06 在這茫茫大海中,我才深切領略到滄海一粟的渺小感覺。
07 從時間來看,人是百代過客;從空間來看,人像滄海一粟。
同 「滄海一粟」及「九牛一毛」都有微小或很少的意思。
異 「滄海一粟」側重於微小;「九牛一毛」側重於極少。
辨似例句
一個人寄居於天地間,猶如~滄海一粟,真是渺小得很。
損失這點錢,對他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不會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