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靈塗炭
東晉時,朝野動盪不安,連連戰火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前秦 苻堅在淝水之戰大敗,羌族貴族姚萇此時趁機叛變,自稱秦王;丁零族 翟斌選擇在河北發起戰爭,苻丕知道後便立刻派慕容垂(鮮卑人慕容垂原是苻堅所派遣,輔佐鎮守鄴城的苻堅的庶長子苻丕。)弭平此次叛亂。慕容垂抓住此次機會,趁機擺脫前秦的牽制,在萊陽自稱大將軍、大都督,自立為燕王,因此原本統一的北方政權又再度分裂。
不久之後,姚萇與慕容垂合力圍攻前秦。前秦的首都長安陷入危難之際,糧食缺乏,許多的百姓因為沒有食物吃而餓死。前秦 苻堅逃跑到五將山,但最後還是被後秦 姚萇所俘虜,姚萇以絞刑方式將苻堅處死。前秦的大將與朝臣王永等人立苻丕為帝,苻丕乃任命王永為左丞相。王永為了擊敗後秦與後燕,寫了兩篇檄文,第二篇檄文上寫著:「天下各地動亂,外族入侵,國家面臨內憂外患,情況危難之際,先帝苻堅又死於賊人的手中,首都長安淪陷,國家處境艱難,百姓生活水深火熱,生靈塗炭。然而老天並沒有讓前秦滅亡,主上如此英明神武,未來必定可擊潰賊人,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收到檄文之後,可以一同出兵,下個月的前十天之內,與孟冬在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與慕容垂決一死戰。然而終究不敵兩方之力而大敗,王永兵敗之後,苻丕向南方逃跑,但後來被晉朝將軍馮該取走性命,於是前秦最終還是走向滅亡一途。
「生靈塗炭」一詞就是源自於《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王永所寫的檄文,形容百姓生活極度艱苦困難的狀況。
生靈塗炭
注 音 ㄕㄥ ㄌㄧㄥˊ ㄊㄨˊ ㄊㄢˋ
漢語拼音 shēng líng tú tàn
釋 義 生靈,人民、百姓。「生靈塗炭」指人民生活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語出《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
△「民不聊生」、「民墜塗炭」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
使用類別
用在「處境艱難」的表述上。
例句
1.聖君視民如傷,暴君坐觀生靈塗炭。
2.我們希望最好不再有戰爭,以免生靈塗炭。
3.戰國時代列強爭霸,長年戰事不斷,舉世生靈塗炭。
4.有些國家內戰連年,當然免不了生靈塗炭,民怨四起。
5.一旦發生戰爭,就免不了生靈塗炭,為政者豈可不慎?
6.上憫國難,下痛生靈塗炭,杜甫因此寫下很多感人肺腑的詩篇。
7.古人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正可說明戰爭帶來生靈塗炭的景況。
辨 識
近義成語
水深火熱、民不聊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
反義成語
四海昇平、安居樂業、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