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其手
春秋時代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國出兵侵占鄰近的鄭國。當時楚國非常強大,弱小的鄭國實在沒有能力抵抗,結果,鄭國屢次戰敗,連鄭王頡也被楚將穿封戍俘虜了。
戰事結束後,楚王弟公子圍,想冒認俘虜鄭王頡的功勞,於是和穿封戍發生爭執,彼此都不肯讓步,一直沒有辦法解決。
後來,他們便請伯州犁做公正人,判定這是誰的功勞。伯州犁的解紛辦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張要知道這是誰的功勞,最好是問問被俘的鄭王。
於是命人帶了鄭王頡來,伯州犁便向他說明原委,接著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圍,用下手指代表楚將穿封戍,然後問他是被誰俘虜的。鄭王頡因被穿封戍俘虜,很是恨他,便指者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圍所俘擄。於是,伯州犁便判定是公子圍的功勞。「上下其手」這句成語便是出於這個故事。在現在的社會中,這種情形是常常會發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難逃被懲處的厄運;於是暗地裡進行賄賂, 求予包庇,結果大事化小,逍遙法外。像這種參與其事的人,便可以說是「上下其手」了。
上下其手
ㄕㄤˋ ㄒㄧㄚˋ ㄑㄧˊ ㄕㄡˇ
漢語拼音
shàng xià qí shǒu
釋義
以手勢高舉和向下來暗示對方,以進行舞弊的伎倆。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後用「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或形容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
一、
語義說明 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
使用類別 用在「舞弊謀利」的表述上。
例 句
01 這是一件一群人監守自盜,上下其手,貪汙公款的弊案。
02 那對父子在這件弊案中,上下其手,不知貪了多少黑心錢!
03 這些貪官無所不用其極,利用職權,上下其手,能要就要,心中哪還有國家民生?
二、
語義說明 形容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
使用類別 用在「無理碰觸」的表述上。
例 句
01 歹徒本來在她身上上下其手地亂摸,看警察出現了,才落荒而逃。
02 他一見搶匪出現就先昏倒了,身上的財物當然也就被上下其手地搜個精光。
近義: 徇私舞弊,通同作弊
反義: 奉公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