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材施教

 

  至聖先師孔子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受到後人的尊敬與推崇。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路來問孔子問題,孔子告訴他,在聽到一件該做的事時,最好向父兄請教後才去做。後來,另一個學生冉有也來問孔子相同的問題,孔子卻鼓勵冉有在聽到一件該做的事情時應該要立刻去做。公西華聽到了就覺得很奇怪,於是問孔子:「明明他們問了一樣的問題,為什麼您給的答案卻不同呢?」孔子笑著回答:「子路生性勇猛,做事有時會太衝動,過於輕率,因此要他先徵詢父兄意見,再決定該不該去做;而冉有個性謙遜,遇到事情往往猶豫不決,因此鼓勵他,如果是對的事情就應該立刻行動起來。」公西華聽完後,明白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而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也對後世的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回成語列表

 

回四年級資料列表

 

 

因材施教

注  音        ㄧㄣ ㄘㄞˊ ㄕ ㄐㄧㄠˋ

漢語拼音        yīn cái shī jiào

釋  義        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語本《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

使用類別

用在「因人而育」的表述上。

例句

1.老師應該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予以因材施教。

2.孔子是歷史上最早實行因材施教理念的教育家。

3.老師們應該因材施教,否則可能會扼殺許多學生的個別發展。

4.李老師實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用同一種模式來塑造學生。

5.每個小孩都有不同的特質,如何因材施教是所有父母們的共同問題。

6.同一家庭的孩子,智力、興趣、性格等也各不相同,父母應該要因材施教。

7.小班教學的優點,是讓老師更可依據學生的資質能力來因材施教,給學生更多的成長空間。

 

辨  識       

反義成語

一概而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旭子 的頭像
    旭子

    數位閱讀與測驗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