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藝」遊

陳碏

 

終於到了戶外教育日!今天天空有點灰,但我的心情很晴朗,因為老師帶我們參觀宜蘭傳藝園區

進入園區,我的眼睛為之一亮。街道旁是古色古香的磚紅色建築,一個個紅燈籠,看起來喜氣洋洋。

走進魯班街,街上的傳習所分別介紹陶器、玉石、藍染等藝術品,樣式獨特,令人目不轉睛。燈光下,清透的琉璃閃著七彩光芒,讓我流連忘返。

接著,我們到劇場觀賞「噶瑪蘭公主」。一開場,演員隨著音樂又唱又跳、翻跟斗,還有人走在細細的鋼索上,大家不禁為他捏了一把冷汗。最難忘的,是演員揮舞半個舞臺大的赤紅色大旗時,有如一場熊熊烈火,精采的表演讓全場為他尖叫,真是有趣!

看完表演後,我們到渡船頭坐木船遊河。船沿著月河慢慢前進,穿過爬滿綠色植物的石拱橋。這時,深綠色的湖水彷彿也悄悄爬上了岸。綠水連著青草,一片綠意,美極了!微風吹過岸邊金黃的落羽松,我迎著清涼的風,張開想像的翅膀,在綠波上飛舞。突然,耳邊傳來同學的驚呼聲,原來有幾隻頑皮的魚不時在船邊出沒,好像在和我們玩遊戲,白色的水鳥也飛來打招呼,河上充滿了歡笑聲。

最後一站是文昌街。街上有許多特色小店,大家各自挑著喜歡的紀念品,有人買了圓滾滾的金魚造型香包,有人買了五顏六色的捏麵人……我來來回回看了好一會兒,決定只帶滿心的喜悅回家和爸媽分享。

回程時,看著車窗外,原本灰色的天空出現了一片雲彩,溫暖的顏色就像我內心的喜悅和滿足。這次的活動讓我看到許多傳統文化,體會到生活中有藝術。宜蘭傳藝園區值得細細品味,更值得一來再來!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看看其他課文

 

回四年級資料列表

 

 第一段  戶外教育日,師生參觀宜蘭傳藝園區

1.戶外教育的地點是哪裡?宜蘭傳藝園區。)

2.戶外教育日當天的天氣如何?(戶外教育日當天天色灰暗,是陰天。)

3.「晴朗」一詞,本是用來形容陽光普照天氣好,在本課中是用來形容什麼?(「晴朗」在本課用來形容心情。)

4.承上題,作者的心情如何?(我覺得作者的心情就像陽光普照的日子一樣正面,可能是期待、興奮、歡喜。)

 第二段  進入園區,參觀古色古香的磚紅色建築。

˙園區內的建築物外觀有哪些特色?(園區內的建築物外觀古色古香,磚紅色建築上還吊掛著紅燈籠裝飾。)

 第三段  魯班街上各間傳習所的藝術品,讓作者目不轉睛,流連忘返。

1.作者在魯班街上的傳習所觀賞了哪些藝術品?(陶器、玉石、藍染、琉璃等。)

2.作者在課文中用了哪些語詞描寫看到建築物或藝術品的反應?(眼睛為之一亮、目不轉睛、流連忘返。)

3.你覺得作者最欣賞的藝術品是哪一個?為什麼?(應該是琉璃。因為作者特別單獨介紹,並且比較詳細的描述它的特色:清透,閃著七彩光芒。)答案僅供參考

 第四段  臨水劇場欣賞精采的表演「噶瑪蘭公主」。

1.在「噶瑪蘭公主」中,可以看到表演者的哪些演出?

(可以看到歌舞表演、翻跟斗、走鋼索,以及揮舞大旗等演出。)

2.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段表演?(演員揮舞半個舞臺大的赤紅色大旗。)

3.作者用了哪些語句來描述觀眾看戲的模樣?(捏了一把冷汗、全場尖叫。)

4.承上題,觀眾看戲的心情可能是什麼?(十分投入、著迷與喜愛。)

 第五段  到渡船頭坐木船遊月河,欣賞沿岸風光。

1.「深綠色的湖水彷彿也悄悄爬上了岸」指的是什麼意思?(船移動時,湖水往岸邊低處的地方流動。)

2.遊河過程中,作者用了哪些顏色來描寫月河的景色?綠色爬滿綠色植物的石拱橋/深綠色青色深綠色的湖水連著青草,美極了/金黃色微風吹過岸邊金黃的落羽松/白色白色的水鳥也飛來和我們打招呼。)

3.在作者筆下,許多大自然的景物有了人類的動作與情感,這些句子給你什麼樣的感受?(我覺得湖水變得俏皮可愛,似乎想出去玩。水鳥和魚變得親切熱情,像是我們的好朋友,正在歡迎遊客到來。)答案僅供參考

第六段  文昌街上,師生瀏覽特色小店,挑選紀念品。

1.戶外教育的最後一個行程是什麼?(在文昌街瀏覽特色小店,採買紀念品。)

2.同學們買了哪些紀念品?(金魚造型香包、捏麵人。)

3.作者帶回家的紀念品是什麼呢?(作者沒有花錢買紀念品,而是只帶滿心的喜悅回家跟爸媽分享。)

4.承上題,為什麼作者的紀念品和別人不一樣?(因為作者來來回回看了好一會兒,應該沒有找到適合的,因此他覺得和父母分享這趟旅程的收穫更值得。)

 第七段 品味傳統藝術之旅,作者感到喜悅充實,想要再三造訪。

1.從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作者對這次戶外教育的喜愛?(原本灰色的天空出現了一片雲彩,溫暖的顏色就像我內心的喜悅和滿足。/宜蘭傳藝園區值得細細品味,更值得一來再來!)

2.從遊記的參觀經過,哪些活動讓作者感到喜悅與滿足?(在這趟旅程中,作者親近了傳統藝術,無論是藝術品、藝術表演、遊河等,都讓作者感到喜悅與滿足,一飽感官之福、大開眼界。)

3.參觀完宜蘭傳藝園區,作者體會到「生活中有藝術」,你覺得作者從哪項參觀感覺到藝術來自於生活?捏麵人,捏麵人本來是為了廟會祭神,或者節日送禮等生活用途,後來成為美麗的藝術品。/造型香包,香包本來是用來除臭提神,或者端午節避邪之用,加上美麗的繡線和造型,有了藝術的美感。/陶器,陶器本來是生活中用來盛裝食物或物品的容器,加上色澤、造型的變化,成為了藝術品。)

答案僅供參考

這作者在旅途中,觀察到哪些事物?他按照哪種順序寫出旅遊經過?園區:古色古香的磚紅色建築、喜氣洋洋的紅燈籠↓魯班街:樣式獨特的藝術品、閃著七彩光芒的琉璃↓臨水劇場:半個舞臺大的赤紅色大旗↓月河:爬滿綠色植物的石拱橋、深綠色的湖水、金黃的落羽松、白色的水鳥↓文昌街:圓滾滾的金魚造型香包、五顏六色的捏麵人。作者利用空間式移動的順序,在每一段的開頭先寫出場景名稱,再介紹所見所聞。)

全文提問

一張含有 文字, 齒輪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1.題目到此「藝」遊的「此」是指哪裡?

宜蘭傳藝園區。)

2.你覺得題目到此「藝」遊的「藝」為什麼要加上下引號?(可能是因為我們常用的詞是「到此一遊」,換成「藝」有特別強調的用意,強調這次的旅遊是一趟藝術之旅。)答案僅供參考

3.承上題,讀過各段後,你同意這是一場藝術之旅嗎?請說說你的看法。(同意。園區建築之美、傳習所的藝術品、劇場的表演、河岸風光的美感體驗、以及文昌街的特色紀念品都充滿了傳統民俗藝術之美。/不同意。園區建築之美、傳習所的藝術品、劇場的表演、文昌街的特色紀念品都充滿了傳統藝術的美。而第四段遊河比較像是在體驗自然風光。)答案僅供參考

4.第二到六段是戶外教育的參訪過程,請根據課文內容把作者的路線依序排列出來。(園區魯班街臨水劇場月河文昌街。)

5.承上題,作者運用地點轉換來分段,帶給你什麼感受?(我覺得用場景來分段很像拿到園區導覽地圖,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有哪些地點和多元的參觀項目,彷彿身臨其境。)答案僅供參考

6.課文的開頭和結尾,作者以天色來隱喻什麼?(描寫天色的後一句都記錄了作者的心情。第一段提到「天空有點灰,但心情很晴朗」表示天色不佳仍不減作者的期待與興奮。最後寫到「灰色的天空出現一片雲彩,溫暖的顏色就像內心的喜悅和滿足」說明欣賞傳統藝術的經驗就像此時的天色一樣美好。)答案僅供參考

7.讀完這篇遊記,你會想參訪宜蘭傳藝園區嗎?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段介紹的內容?(會。我最想搭船遊月河,去感受沿岸的綠意,也想和魚與水鳥做朋友。)答案僅供參考

 

1.育

戶外教育:泛指「走出課堂外」的學習型態,特點是「在校外學習與學科有關的知識與能力」。

2.陶

陶器:以黏土或陶土燒製成的器物,質地較瓷器粗糙。

3.目

目不轉睛:集中精神,專心的看。

4.芒

光芒:四散射出的光線。

5.返

流連忘返:留戀、沉迷而捨不得離開。

6.劇

劇場:戲劇等表演藝術的演出場所。

7.斗

翻跟斗:以手著地,臀部翹起,腳用力一蹬,使身體翻轉過來的動作。

8.鋼

鋼索:將數條鋼製的細絲,扭轉纏繞成的繩索。

9.索

10.禁

不禁:控制不住,由不得自己。

11.渡

渡船頭:船隻停靠,供人上下船的地方。

12.念

紀念品:可供思念、懷念的物品。

13.麵

捏麵人:一種傳統民間技藝。在蒸熟的糯米團加入色料、糖或鹽搓勻,用手指或其他工具,捏出人或動物的模樣。

14.統

傳統:世代相傳,具特殊意義的風俗、習慣、信仰、行為等。

15.值

值得:有價值、有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旭子 的頭像
    旭子

    數位閱讀與測驗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