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言過其實
三國時,劉備為了要替關羽復仇,出兵伐吳,結果失敗退至白帝城,憂憤病倒,將要死的時候,託孤給諸葛亮;並告訴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所說的話往往誇大、言過其實,今後丞相用他時要格外謹慎。」
劉備死後,司馬懿出兵攻打街亭,馬謖向諸葛亮請求自己願意去守街亭,結果因才智不夠,弄得街亭失手。諸葛亮以馬謖不聽軍令,把他殺了,忽然想起了劉備臨死的囑咐,不禁大哭一場。
「言過其實」這句成語是指說話的人,往往超過它實際的本領,只會說大話,不會做大事,結果,所做的事與所說的話不相符合。
言過其實
ㄧㄢˊ ㄍㄨㄛˋ ㄑㄧˊ ㄕˊ
漢語拼音
yán guò qí shí
釋義
指言辭虛妄誇大,與事實不相符。#語出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
例 句
01 我覺得他的說法言過其實,不盡可信。
02 我若不言過其實誇張些,你們會緊張嗎?
03 事情並未如傳說嚴重,媒體報導言過其實。
04 他言過其實地,把一件小擦撞說成了大車禍。
05 我想他的用心是要提醒你注意,只是話說得有些言過其實。
06 這部影片的介紹有點兒言過其實,真正去看過的人都有受騙的感覺。
近義: 誇大其詞,過甚其詞,誇誇其談
反義: 持平之論,言必有據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