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竅不通
紂王是商朝時一位昏庸暴戾的君王,十分寵愛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與妲己飲酒取樂,不理朝政,也不顧老百姓生活的疾苦。而且,他因聽信寵妃妲己的話,殺害了不少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
他的叔父比干看見他這樣昏庸,便費盡心思地苦諫,勸他不可沉迷酒色,不要屈害忠良,枉殺無辜,應該振作起來,為國家和百姓做點有益的事情。
妲己知道了這事,心裡十分氣惱,恨比干多管閒事,干涉她倆的私生活,便對紂王說:「如果比干真是一個忠臣的話,你為什麼不叫他把自己的胸膛剖開,取出心肝來獻給你呢?」
紂王果然聽信寵妃妲己的話,賜比干剖胸而死。
這則故事記載於呂氏春秋中,並加了注:「紂心不通,安以為惡,若其一竅通,則比干不殺矣!」
後來的人便由此引申成「一竅不通」這句話,用來譏刺人的愚蠢和糊塗。
一竅不通
ㄧˊ ㄑㄧㄠˋ ㄅㄨˋ ㄊㄨㄥ
漢語拼音
yī qiào bù tōng(變)yí qiào bù tōng
釋義
一個心竅都沒有通。語本《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後用「一竅不通」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一、
語義說明 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頑固守舊」的表述上。
例 句
01 他固執到一竅不通,簡直勸不了他。
02 我們老董固執得一竅不通,要說服他得多費脣舌。
03 我看他是一竅不通才會反對,得讓他知道事情有多嚴重。
二、
語義說明 比喻人對某事完全不懂。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愚昧無知」的表述上。
例 句
01 現代人對法律常識不能一竅不通。
02 我是個電腦盲,對電腦一竅不通。
03 包粽子我一竅不通,但是吃粽子我行。
04 老王只知埋首書堆,人情交際一竅不通。
05 我對圍棋實在一竅不通,無法陪你下棋。
06 我對數學真是一竅不通,怎麼學都學不會。
07 他對做家事一竅不通,連用電鍋煮飯都不會。
08 他只是個讀書人,對作生意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09 他說他對音樂一竅不通,可是鋼琴卻彈得這麼好。
10 大家以為他對國劇一竅不通,那知他竟是個大行家。
同 「一竅不通」及「一無所知」都有完全不知道的意思。
異 「一竅不通」側重於心智方面的不通達;「一無所知」側重於對具體事實的不知情。
辨似例句
他固執到~一竅不通,簡直勸不了他。
你對他~一無所知,怎可放心讓他負責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