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先生的麵包
林哲璋
住在麵包樹上的松鼠先生,一直想做出好吃的麵包。不過,他試了又試,每次都烤焦。
朋友們看他那麼認真,都跑來幫忙:貓小姐教他用桿子揉麵,狗先生教他甩尾巴搧火……
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打擊著松鼠先生。揉壞的麵團、焦掉的麵包,堆得跟大樹一樣高。松鼠先生從信心滿滿,變得垂頭喪氣──就在這時候,第一批沒烤焦的麵包出爐了!松鼠先生高興得滿樹爬上爬下,感動得淚如雨下。等到他好不容易冷靜下來,才想到要嘗一嘗麵包,試一試味道。
「太好吃啦!」松鼠先生眼睛一亮:「鹹鹹甜甜,味道剛好!」
他趕緊邀請動物們試吃品嘗,只是……
「好……好像太甜了!」貓小姐喝了好幾口水。
「只有甜味的麵包,一點都不特別。」狗先生搖搖頭。
「怎麼會這樣!」松鼠先生親自拿起一個麵包咬下……
「真的只有甜味而已!」松鼠先生覺得奇怪,他想了一下,立刻明白了:「少……少了眼淚的鹹味!」
松鼠先生第一口吃到的,其實是沾了眼淚的麵包。於是他趕緊依照眼淚的鹹度,增加調味,重新烤了一批麵包,果然受到大家的讚賞。
「還是第一口成功麵包的滋味最棒!」松鼠先生有感而發的說:「原來成功是一種美妙的滋味,而失敗是一種必要的調味!」
1 松鼠先生有什麼願望?提取訊息
(松鼠先生想做出好吃的麵包。)
2 從課文的哪些敘述,可以知道松鼠先生在成功之前,歷經了多次的失敗?推論訊息
⑴ 他試了又試,每次都烤焦。
⑵ 揉壞的麵團、焦掉的麵包,堆得跟大樹一樣高。
3 松鼠先生從開始嘗試到最後成功做出美味的麵包,歷經哪些階段,他在各階段的心情又是如何?詮釋整合
(兒童自由發表。例如:
開始嘗試:信心滿滿。
遭遇失敗:垂頭喪氣。
初次成功:興奮激動。
獲得肯定:十分感慨。)
4 根據課文內容,松鼠先生的成功,需要哪些條件?詮釋整合
(兒童自由發表。例如:
⑴ 不斷的嘗試:他試了又試,每次都烤焦。
⑵ 他人的協助:貓小姐教他用桿子揉麵,狗先生教他甩尾巴搧風。
⑶ 正確的判斷:知道鹹味來自眼淚。)
5 「成功是一種美妙的滋味, 而失敗是一種必要的調味」,請根據課文內容說明這句話的意思。推論訊息
(松鼠先生做出好吃的麵包,而且受到讚賞,兩者都是美妙的滋味。失敗則是成功前必經的過程,而且松鼠先生的麵包是因為加了鹹度的調味而成功,所以是必要的調味。)
6 你覺得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比較評估
(兒童自由發表。例如:⑴失敗為成功之母。⑵不要害怕失敗。⑶沒嘗過失敗的滋味,就不能體會成功滋味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