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小剛好的鞋子  

 

褚士瑩

最近,緬甸的城市仰光進入雨季。一天早晨,我在前往一個會議的路上,看到了路邊行人的拖鞋時,忽然想起多年前剛到緬甸工作時發生的一件事。

緬甸的正式服裝,無論男女,一定是長到腳踝的紗籠,配上紅色呢絨面的牛皮拖鞋。除了運動選手會在比賽時特地穿上跑鞋,其餘時間全民則大多穿著夾腳拖。既然穿拖鞋的時間這麼多,舒適度就很重要。但是奇怪的是,緬甸人在我眼中好「沒常識」,拖鞋總喜歡買小一號的尺寸,感覺腳跟都露在拖鞋外面,光是用看的都覺得不舒服。直到一個當地朋友解釋:「我們緬甸雨季長,要是拖鞋比腳長,每走一步就會濺起地上的積水,弄溼紗籠的下擺。」

原來「鞋子要比腳大一點點比較好」這種想法,完全不適用生活在雨季長達半年以上的人。如果用我們既定的想法看待緬甸人,自然覺得他們莫名其妙,雖然說小一點的鞋子用料少一點、價格便宜一點,但是何必那麼委屈呢?同樣的,我問了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朋友,都覺得「鞋子長度不能超過腳」,是理所當然的「常識」。從那一刻起,我學會了不要用自己的常識來判斷別人,並且尊重在地的生活智慧。當時這件小事帶給我的啟發,讓我在緬甸工作、生活的十年之間,可以說是受用不盡。

後來,我去了世界越多地方,越會覺得自己常識不足。通常在夏天時的公眾運輸工具上,如果有人坐在一個位子上很久才起身,我們會嫌椅座發熱,不會想要去坐。直到我去埃及求學時,發現縱然旁邊還有空位,大家卻都會去搶別人剛剛坐過的那個座位,這才知道原來人坐過的位置最涼爽。因為人的體溫大約攝氏三十七度左右,但是外面的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度。這是埃及人一定都知道的「常識」,但是對我來說卻是意外的「新知」。

現在,每逢工作或生活中,我聽到有些人態度倨傲的說:「這用腳底想也知道。」「那根本就是常識啊!」聽到這樣的評語,我總是會為對方捏一把冷汗。因為他所認定的常識,不一定是放之四海皆準,當他對別人嗤之以鼻的當下,恐怕才是顯露出自己欠缺常識、孤陋寡聞的一面。

此刻,我的眼睛朝著自己的腳望去,對著這雙只能看得到腳背的緬甸拖鞋說,「嗯,這雙大小剛好啊!」我起身走進雨中的仰光,滿心愉悅。

 

閱讀測驗--0260201馬達加斯加,出發!課文文意測驗 (14題)

 

 

閱讀測驗--0260201馬達加斯加,出發!回六下翰林國語

閱讀測驗--0260201馬達加斯加,出發!看看其他課文

閱讀測驗--0260201馬達加斯加,出發!回六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旭子 的頭像
    旭子

    數位閱讀與測驗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