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西湖詩選
蘇軾、劉大白
原文
(一)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 蘇軾
(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映襯)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譬喻)
注釋
1飲湖上:飲於湖上,就是口語的「在湖上喝酒」。
2瀲灩:形容水波相映的樣子。
3空濛:形容景色迷茫的樣子。
4西湖:湖名,在杭州市城西。
5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
語譯
天晴時,西湖碧水蕩漾,波光映照在湖面上,風景十分優美;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濛,又顯出另一種奇妙景象;不管是晴是雨,它都同樣美不勝收。如果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無論是淡雅也好,濃妝也罷,總是一樣的美麗動人。
原文
(二)西湖秋泛(節錄) 民國 劉大白
( 厚敦敦的軟玻璃裡,
倒映著碧澄澄的一片晴空: 譬喻)
( 一疊疊的浮雲,
一羽羽的飛鳥,
一彎彎的遠山, 類疊)
都在晴空倒映中。
(湖岸的,
葉葉垂楊葉葉楓:
湖面的,
葉葉扁舟葉葉蓬 類疊) :
(掩映著一葉葉的斜陽,
搖曳著一葉葉的西風 類疊) 。
賞析
蘇軾先用對比的方式,寫出西湖在不同天氣下所呈現的美。第一句先寫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讚美雨天的山色,把西湖迷人的風貌充分描繪出來。再用西施作比喻,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聯想到西施的「淡妝濃抹總相宜」,巧妙的說明西湖在任何時候都不減風情,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別緻又極富詩意。整首詩呈現出西湖美景的全面感受,直到今天,遊客來到西湖也一定會想起蘇軾這首詩。
劉大白則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呈現西湖中的美麗畫面,浮雲、飛鳥、遠山、垂楊和扁舟,一一浮現眼前,晴空與湖面的景物相互照映,讓整首詩變得優美而豐富。詩中以大量疊句和疊字的形式組成,甚至連用六組十二個「葉」字,而且用它作為斜陽和西風的量詞,具有獨特的巧思和創意。
蘇軾把西湖比做西施,劉大白將西湖聯想成軟玻璃,古今兩位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力來描寫相同的景色,傳達了西湖不同的迷人風情。
生字:飲瀲灩亦妝杭州罷敦軟楊扁掩斜繪喻減甚(18)
1.在﹁飲湖上初晴後雨﹂中,將西湖比喻成什麼?提取訊息
︵將西湖比喻成西子。︶
2.根據詩名﹁飲湖上初晴後雨﹂,可以讓我們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有哪些了解?推論訊息
︵在湖上飲酒、下雨後天氣剛剛放晴。︶
3.﹁飲湖上初晴後雨﹂用了對比的方式,寫出西湖的美,請找出相關的敘述。比較評估
︵水、山;晴、雨;淡、濃。︶
4.根據詩名﹁西湖秋泛﹂,可以讓我們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有哪些了解?推論訊息
︵秋天在西湖上泛舟。︶
5.在﹁西湖秋泛﹂中,將西湖比喻成什麼?推論訊息
︵將西湖比喻成厚敦敦的軟玻璃。︶
6.﹁西湖秋泛﹂從哪些角度描寫西湖?推論訊息
︵從天空、湖岸、湖面的景色等角度描寫西湖。︶
7.﹁西湖秋泛﹂用了大量的疊句在疊字,請問這樣的寫作安排有何目的?比較評估
︵在閱讀時容易琅琅上口,不但富有趣味且有韻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