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70106生物體的恆定

02排泄與水分的恆定

 

1排泄作用

細胞進行代謝作用時,除了產生能量,也產生和堆積許多代謝廢物,生物從體內排除代謝廢物的過程,稱為排泄作用。

不同種類的代謝廢物,會以不同的方式排除,例如:人體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從肺部透過呼氣來排出體外;而人體內多餘的水分,可以在腎臟形成尿液後排除,或經由排汗、呼氣時排出體外。

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含氮廢物─氨,毒性很強,必須迅速排出生物體外。由於氨具易溶於水的特性,大部分水中的小生物,直接藉由擴散作用將氨排至水中,而多數魚類則是透過鰓,將氨擴散至水中排除(圖6-7a)。

陸生動物會先將氨轉化為毒性較弱的物質,例如:哺乳動物先在肝臟中將氨代謝為尿素,再經由血液送至腎臟形成尿液後排出(圖6-7b)。人類除了排尿,也可以藉由流汗排出少量的尿素。鳥類及昆蟲會將氨轉化為尿酸,毒性較尿素更弱,且較難溶於水,可直接混合於糞便後排出體外(圖6-7c)

2人體的泌尿系統

人體的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圖6-8),能夠形成尿液並排出體外。

腎臟位於腹腔背側,可不斷過濾流經內部的血液,再將其中有用的物質回收至循環系統,剩餘的尿素、廢物和水則形成尿液。尿液經由輸尿管運送到膀胱內暫時儲存。當膀胱的尿液達到一定量而引起尿意時,膀胱會收縮將尿液經由尿道排出體外。

3水分的調節

水對生物的生存不可或缺,但過多或過少皆不利於體內各種作用的進行。生物為了維持水分的恆定,有多種調節機制(圖6-9)。

人體的水分調節

人體的水分主要由飲食中獲得,經由排尿、流汗、呼氣及排便而流失。水分恆定的控制中樞位於腦部,當血液中的水分過多,會刺激腦部,使得腎臟形成較多的尿液排出體外;如果血液中的水分過少,則會刺激腦部,產生口渴的感覺,同時減少腎臟中尿液的形成

其他生物體的水分調節

陸生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大多數是從氣孔蒸散到空氣中,為了避免水分散失過多,植物的葉與莖具有不透水的角質層。夜晚時,大多數的植物會關閉氣孔,減少水分散失,如果此時土壤的水分過多,根部吸收過多的水卻無法由氣孔蒸散,便會直接從葉片的邊緣或尖端排出,形成水珠

    生活於陸地的動物,通常有防止水分散失的構造,例如:昆蟲的外骨骼、爬蟲類的鱗片(圖6-12)以及人體皮膚的角質層等。蛙類雖也能棲息於陸地,但其皮膚卻無法有效防止水分散失,因此必須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

 

0170101生命世界與科學方法01多采多姿的生命世界選擇第一關 (25題)

0170101生命世界與科學方法01多采多姿的生命世界選擇第二關 (25題)

0170101生命世界與科學方法01多采多姿的生命世界選擇第三關 (25題)

0170101生命世界與科學方法01多采多姿的生命世界選擇第四關 (25題)

0170101生命世界與科學方法01多采多姿的生命世界選擇第五關 ( 6題)

 

0170101生命世界與科學方法01多采多姿的生命世界查成績

0170101生命世界與科學方法01多采多姿的生命世界回七上翰林自然

0170101生命世界與科學方法01多采多姿的生命世界回自然目錄

0170101生命世界與科學方法01多采多姿的生命世界回七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旭子 的頭像
    旭子

    數位閱讀與測驗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