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填海
傳說古代有個很好的帝王,被稱為神農氏(又稱炎帝、太陽神),因為他製造發明各種農具,教導人民耕種的方法,並且親自嘗試了百種藥草,為人民治病。
他有個女兒,名叫女娃,長得非常可愛,她很喜歡游泳,常常到東海戲水遊玩。有一天,女娃在東海玩得很開心,愈游愈遠,突然間狂風怒吼,巨浪翻天,女娃奮力掙扎,但始終無法脫離洶湧的波濤,結果不幸慘遭滅頂。
女娃死後,靈魂化成一隻小鳥,形狀有點像烏鴉,頭上有鮮豔的花紋,嘴巴是白色的,而腳爪則是紅色。牠的啼叫聲像「精衛!精衛!」所以人們便稱牠為「精衛鳥」。
女娃變成精衛鳥後,便下定決心要把東海填平,以免別人和自己一樣落得悲慘的命運。於是,精衛鳥一刻也不閒著,每天飛到西山去找樹枝或石頭,然後把這些樹枝和石頭銜到東海的上空,再將它們投下去。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年又一年,從不休息。
「精衛填海」的故事,反映出上古時代人類與大自然艱難的搏鬥,由於當時人們抵抗大自然的能力不強,大海經常吞沒人們的生命財產,於是人們才會產生了填平大海的願望,「精衛鳥」便象徵了人們想征服大海的決心。
後來的人以「精衛填海」比喻力量雖然很薄弱,但意志力卻很堅強;或比喻人企圖做無法達成的事,而最後仍然是徒勞無功
精衛填海
ㄐㄧㄥ ㄨㄟˋ ㄊㄧㄢˊ ㄏㄞˇ
釋義
本指炎帝幼女女娃溺死東海,化為精衛鳥,憤而銜木石以填東海的故事。典出《山海經.北山經》。後用「精衛填海」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仇。亦比喻意志堅定,不懼艱苦。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
比喻意志堅定,不懼艱苦。 |
|
使用類別 |
用在「意志堅定」的表述上。 |
|
例 句 |
01 |
這是項艱鉅的工程,若沒有精衛填海的毅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
02 |
他雖然資質不佳,卻有精衛填海般的傻勁,所以才考取了大學。 |
|
03 |
先民以精衛填海的意志開疆拓土,其堅忍不拔的精神為後代子孫所景仰。 |
|
04 |
政府效法精衛填海,造出了海埔新生地,使這個沒落已久的小漁村又重現生機。 |
|
05 |
在重重的困難下,她憑著精衛填海的精神,終於創立這家育幼院,完成了父親的遺志。 |
辨識
近義:心堅石穿,水滴石穿,南山可移,移山填海,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