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邪歸正
「改邪歸正」原作「背邪向正」。
秦漢時期,在三公<1>之下設有九卿。漢代的九卿分別為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東漢獻帝時遷都於許,典章湮沒,應劭於是綴集<2>所聞,著成漢官(亦稱漢官儀)一書,記述漢代典章制度及職官禮儀。
應劭在提到「卿」這個官職時,認為它有彰顯、光明之意,具有背棄邪道,趨向正路的作用,可以彰顯國家的道德。
ˉˉ後來「改邪歸正」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
【注釋】
<1>三公: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
<2>綴集:增補、匯集。
改邪歸正
注音
ㄍㄞˇ ㄒㄧㄝˊ ㄍㄨㄟ ㄓㄥˋ
釋義
「改」、「歸」,典源分別作「背」、「向」。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語本漢.應劭《漢官》。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
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 |
|
使用類別 |
用在「改過悔悟」的表述上。 |
|
例 句 |
01 |
雖然他從前做了不少惡事,但如今已經改邪歸正了。 |
02 |
一個壞人如果能改邪歸正,我們應該給他自新的機會。 |
|
03 |
一個改邪歸正的人,我們應該歡迎他,不可心存偏見。 |
|
04 |
只要你有改邪歸正的決心,每個人都願意全力協助你。 |
|
05 |
這篇報導記述了一個罪犯如何改邪歸正的過程,讀來十分感人。 |
|
06 |
你那麼年輕就幹起非法勾當,為什麼不改邪歸正,找份正經的工作? |
|
07 |
在宗教力量的感召下,這位煙毒犯不但改邪歸正,並成為宣導戒毒的義工。 |
|
08 |
他決心把自己改邪歸正的心路歷程寫成一本書,提供給迷途少年做為借鑒。 |
辨識
近義:改惡從善,改過自新,棄暗投明
反義:怙惡不悛,執迷不悟
【辨析】改邪歸正/棄暗投明
◎「改邪歸正」及「棄暗投明」兩者都有改正過失,回到正途的意思。但「改邪歸正」側重於改正錯誤行為,而「棄暗投明」側重於改變立場。
◆例句說明
1在宗教力量的感召之下,這位吸毒犯不但「改邪歸正」,並自願成為宣導戒毒的義工。
2我方利用廣播勸告敵軍「棄暗投明」,產生了很大的效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