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
「野心勃勃」是由「野心」及「勃勃」二語組合而成。
ˉˉ「野心」見於左傳。據載,春秋 楚國令尹司馬子文為若敖氏的後代,其弟子良之子越椒剛出生,子文認為越椒長得像熊虎,聲音似豺狼,如不殺了他一定會使若敖氏滅亡,更舉俗諺「狼子野心」,說豺狼與生俱來<1>的獸性,雖從小訓練仍難以馴服,越椒就是隻狼,怎麼可以養育他!可是子良哪狠得下心殺越椒呢?子文對這件事憂心忡忡,直到他臨終前,還交代家人:「將來若越椒掌權,你們一定要趕快逃走!」後來「野心」則引申為對名利權勢的非分用心,如淮南子 主術:「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勢<2>;有愚質者,不可與利器。」
ˉˉ「勃勃」見於淮南子 時則,文章中提及政令法度應配合天地四時,順天而行。法令制度的運行,要權衡輕重緩急,恰當的平衡人民收入,以接濟窮困的人,如此一來,政情必是「勃勃揚揚」,旺盛清和,仁德施行,萬物生長茂盛、五穀豐饒,國家昌盛富足。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野心勃勃」,用來形容狂妄非分之心或企圖。
【注釋】
<1>與生俱來:一生下來就具備的。
<2>便勢:便於謀逆的權勢。
野心勃勃
注音
ㄧㄝˇ ㄒㄧㄣ ㄅㄛˊ ㄅㄛˊ
釋義
「野心」,山野中野獸之心。比喻心性放縱,難以制服。語出《左傳.宣公四年》。「勃勃」,旺盛的樣子。語出《淮南子.時則》。「野心勃勃」形容狂妄非分之心或企圖。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
形容狂妄非分之心或遠大的企圖。 |
|
使用類別 |
用在「胸懷異志」的表述上。 |
|
例 句 |
01 |
林董事長野心勃勃地想併吞其他公司,擴大事業版圖。 |
02 |
像他這樣野心勃勃的政客,怎麼可能放棄追求權力呢? |
|
03 |
老李是個野心勃勃的企業家,總是不斷地追求更高的利潤。 |
|
04 |
他野心勃勃地想把公司的所有權力都攬在手裡,好為所欲為。 |
|
05 |
這個軍事強人野心勃勃,妄想稱霸世界,最後遭到了覆滅的下場。 |
|
06 |
揮別去年慘敗的陰影,他今年捲土重來,並野心勃勃地誓言將抱走冠軍獎盃。 |
辨識
近義:雄心勃勃
反義:安分守己,胸無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