櫛比鱗次
ˉˉ明朝 陳貞慧的秋園雜佩蘭:「每歲正二月之交,自長橋以至大街,鱗次櫛比,春光皆馥也。」
ˉˉ詩文的意思是:每年正月和二月之間,賣蘭花的攤子從長橋一直到大街,這些蘭花密密齊齊的排列堆放著,連春天都瀰漫著馥郁的芳香氣息。鱗,是魚鱗。櫛,指梳子。像魚鱗或梳子齒那樣緊密整齊、有順序的排列。「鱗次櫛比」用來形容物品密集的依序排列,也寫作「櫛比鱗次」。
櫛比鱗次
ㄐㄧㄝˊ ㄅㄧˋ ㄌㄧㄣˊ ㄘˋ
漢語拼音
jié bì lín cì
釋 義
比喻建築物排列密集。《元史.卷六六.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築江石以護之,上植楊柳,旁種蔓荊,櫛比鱗次,賴以為固,蓋以數百萬計。」也作「鱗次櫛比」、「櫛比鱗差」、「櫛次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