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水生生物與環境
01生物生存的環境都相同嗎
認識生物生存的環境
不同的植物和動物生存在各種環境中,使自然界豐富又美麗。說一說,有哪些不同的環境?
自然界中,有哪些不同的環境?
例如溪流、湖泊、水田、生態池、高山、森林、草地、潮間帶、海洋等。
這些不同的環境,哪些是水域環境?它們和陸域環境有什麼不同?
自然界中有水的環境,就是水域環境。
水域環境包含:
1.溪流是可以流動的淡水水域環境。
2.湖泊是較為靜止的水域環境,水較深,有些部分是陽光無法穿透照射到的。
3.水田包括稻田、荷花田、茭白筍田、菱角田與芋頭田等。
4.生態池是指人工挖掘形成的靜止水域,面積較小,水較淺,陽光充足能夠直達池底。
5.潮間帶是海洋與陸地的交界處,漲潮時部分被海水淹沒,退潮時則暴露出來。
6.海洋是地球上最大、最深的鹹水水域環境。
陸域環境包含:
1.高山是泛指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帶。
2.森林是許多樹木聚集生長的區域。
3.草地主要為草本類植物生長的地方。
1.自然環境中,哪些是水域環境呢?
海洋、溪流、湖泊、水田、生態池、潮間帶等是水域環境。
2.水域環境和陸域環境有什麼不一樣?
水域環境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地,包含埤塘、湖泊、溪流、溝渠、潮間泥灘地、沼澤等都算是水域環境。
查一查資料,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分別有哪些常見的生物?
玉山圓柏是臺灣高山常見植物
松鼠是森林常見的動物
生態池裡常見到睡蓮和魚
香蒲是湖泊周邊常見的植物
草地可以觀察到
吃草的動物
招潮蟹是潮間帶常見的動物
溪魚在溪流中活動
水田常見到小白鷺
海豚生活在海洋
無論是陸域或水域,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但有些植物需要很多水分才能生長;有些動物必須在水中才能生存。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水域環境和水生生物。
查詢環境與生物資料時,紀錄表中應該包含哪些項目?
環境與生物資料表應包含:
1.主題:資料的主題名稱。
2.整理者:資料整理者的姓名。
3.環境類型:查詢的環境是屬於水域環境或陸域環境中的哪一種類型。
4.常見的生物:查詢的環境中所生存的生物。
5.資料來源:資料的來源、依據。
拜訪水域環境
水域環境有些是天然形成,有些是人為建造,各有不同樣貌。進行水域環境調查須注意哪些事項?
1.進行水域環境調查時,需要準備哪些物品?
進行水域環境調查時,需要準備撈網、望遠鏡、水桶、水生生物圖鑑、紀錄表,並穿著適合的衣服和鞋子。
1.進行水域環境調查時,觀察哪些項目?
進行觀察時,要記錄水域環境的類型、水流情形(水流急速、緩慢或靜止不動),以及有無水生生物(可以利用圖鑑查詢生物名稱)等項目。
2.進行水域環境調查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進行水域環境調查時,最重要的是安全問題,一定要有大人陪伴。不可以肆意破壞環境,調查活動結束後,應將水生生物放回原處。
水域環境調查表中,應包含哪些項目?
水域環境調查紀錄表應包含:
1.主題:資料的主題名稱。
2.日期和時間:進行調查的日期和時間。
3.天氣:調查時的天氣狀況。
4.地點:調查的地點。
5.調查者:調查者的姓名。
6.調查項目:記錄水域類型、水流情形和有無水生生物等。
7.其他發現:可以記錄觀察到的水生生物名稱、外形特徵等。
不同水域環境的水流、水質及陽光照射情形等都不一樣,生存的水生生物也不同。
溪流的水流動較快,常見的水生生物有魚、蝦、蟹等。
湖泊的水流動較緩慢,常有藻類、水鳥、魚、蛙等。
生態池的水通常較淺,陽光可照到水底,常有睡蓮、鯉魚、龜等。
潮間帶退潮時,可以看到多樣的生物,常有藻類、藤壺、海星等。
你還有什麼發現呢?
有些水域環境是鹹水,有些是淡水;生存的水生植物和動物也不同。
是非第一關 (10題)
是非第二關 (10題)
是非第三關 (10題)
是非第四關 (10題)
是非第五關 (10題)
選擇第一關 (10題)
選擇第二關 (10題)
選擇第三關 (10題)
選擇第四關 (10題)
選擇第五關 ( 9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