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詩情
觀放白鷹 李白
八月邊風高,
胡鷹白錦毛。
孤飛一片雪,
百里見秋毫。
①放白鷹:放鷹捕獵。
②胡:古代稱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為「胡」,這裡指西北邊地。
③錦:一種色彩鮮豔,有各種花紋圖案的絲織品。
④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比喻微小的事物。
語譯
西北邊地的秋天,風急天高,一隻雄鷹,潔白的羽毛如錦緞般鮮明亮眼。牠飛翔在廣大的天際,顯得多麼孤單,遠遠望去,就好像一片白雪;而鷹眼的好視力,可觀察到遙遠的微小事物。
賞析
這首五言絕句,描寫邊地居民放鷹打獵的情景。首句點出邊地八月,盡是風急天高的蒼茫景象!第二句用錦緞形容雄鷹的白色羽毛,看起來相當亮眼。「孤飛」反映出雄鷹內心的孤獨;「一片雪」把雄鷹潔白的外觀與輕巧的飛行姿態,刻畫得栩栩如生。最後,詩人運用「百里」、「秋毫」的對比技巧,表現雄鷹善獵的本能,將一幅壯闊的邊地秋獵圖,如實展現在讀者面前。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①凌寒:冒著寒冷的天氣。
②遙:遠遠的。
③為:因為。
④暗香:淡淡的香氣。
語譯
幾枝露出牆角的梅花,冒著寒冷的天氣獨自綻放。雖然它的花色像雪一樣潔白,但我遠遠的望去就知道那並不是雪,因為有一陣陣淡雅的香氣飄來。
賞析
這首五言絕句,刻畫出早春梅花迎寒怒放的風采。詩的開頭二句,描寫梅花搶在百花之前「獨自」綻放,凸顯它不畏風寒的堅毅精神。末兩句,描寫梅花如雪般的潔白,用「雪」襯托出梅的冰清玉潔;但飄散而來的「暗香」,又強調兩者的不同。詩人寫出梅花的顏色、香氣及精神,用語清新自然,獨具巧思,令人對梅花留下深刻的印象。
▲詩人去欣賞放鷹打獵時是什麼季節?地點在哪裡?提取訊息
(時間是農曆八月的秋天,地點是西北的邊地。)
1.「鷹眼的好視力,可觀察到遙遠的微小事物」,你認為這隻雄鷹可以觀察到什麼?為什麼需要銳利的視力?推論訊息
(這隻雄鷹可觀察到遠方獵物,這是獵人們放鷹翱翔的目的。因為大地太寬廣,人的視力有限,雄鷹飛翔高空,方便發現獵物;當牠發現時,快速俯衝而下,往往能如願捕獲。)
2.詩句寫梅花開放的地點,為什麼不是引人注目的「中庭」,而是「牆角」?推論訊息
(牆角不引人注目,詩人所要營造的是孤獨之美。)
1.「整首詩,充滿雄鷹與大地交織而成的美感。」你認為觀放白鷹想要表達的美感是什麼?詮釋整合
(大與小的對比,是一種孤獨的美:廣大的天際,鷹如雪白的一片羽毛,翱翔其間;在天與地之間,鷹飛揚,草原裡,獵物們四處奔馳,交織而成的更是自然之美。詩人透過鳥與天地的融合,表達了他個人視野寬闊的雄心壯志。)
2.從梅一詩中,可知詩人為梅花美在哪裡?詮釋整合
(詩人認為梅花冒著寒冷的天氣綻放,具有不畏困難的高尚情操;至於梅花雪白的顏色,雖然和雪相同,但多了一股淡淡的幽香,顯得更加可貴、迷人,是梅花美之所在。)
1.詩人寫白鷹,寫出了許多畫面與變化,這些詩句帶來什麼效果?比較評估
(點出邊疆的空曠帶來無垠寬廣空間感,再寫天空裡出現的一隻雄鷹,成為聚焦的對象,視覺由大轉向小,凸顯詩人想傳達孤獨的意圖。)
2.詩人以牆角數枝的梅花,欣賞梅花孤獨的美;你曾經賞過梅或其他的花嗎?有什麼感受?比較評估
(寒假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南投信 義鄉賞梅,梅花盛開那雪白一片的景色,讓我彷彿置身仙境。)
1.狩獵是游牧民族的輔助性產業,古代獵人沒有槍械等現代的狩獵工具,所以經常用馴化的獵鷹捕獵。鷹獵的關鍵,是獵鷹的調養、馴化。獵手們捕獲野鷹後,便注入全部心血,精心餵養、細心關照,為鷹做腳絆、制眼罩,每天放飛、進行調馴。餵鷹時,只餵瘦肉,而且不能飽食,這是因為「鷹飽不捕獵」。還有不見獵物,不揭眼罩,更不能解開腳絆,這就叫「不見獵物不放鷹」。
2.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王安石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其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讚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梅妻鶴子」這句成語就從林逋的生活而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