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陋寡聞
「孤陋寡聞」出自禮記裡的學記篇。禮記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所撰寫的作品,其中學記篇和大學篇,所講述的內容都有提到學習的方法,以及如何當好一位老師的方法。
古代人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認為,如果可以在邪念發生以前,加以制止,就叫做預防。利用學生正在接受教育的時機,給予適當的指導,就是合乎時宜。不超過學生的能力範圍,循序漸進的教導,就叫做合乎順序。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觀察、彼此學習,就叫觀摩切磋。以上這幾種方法,就是促使教育進步、學習成功的原因。
然而,如果在邪念發生以後,才加以禁止其行為,真正的教育就發揮不了作用。錯過了學習的黃金時間,即使花費雙倍努力,也難有成就。無法循序漸進的教導,不僅破壞整個知識系統,還缺乏條理。自己一個人學習,不跟同學、朋友一起討論,就會造成學識淺薄。對朋友隨便,就會違背師長的教導;言行偏差,就會荒廢自己的學業。以上這六項,就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
後來,今人用「孤陋寡聞」來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孤陋寡聞
注 音
ㄍㄨ ㄌㄡˋ ㄍㄨㄚˇ ㄨㄣˊ
漢語拼音
gū lòu guǎ wén
釋 義
寡,少。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語出《禮記.學記》。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使用類別
用在「見識淺陋」的表述上。
例句
關於電腦,我孤陋寡聞,得多向你請教。
請原諒我的孤陋寡聞,請問什麼是「退伍軍人症」?
我真是孤陋寡聞,這種植物我竟然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凡事多虛心請教,不要自以為是,也是避免孤陋寡聞的方法。
這方面我實在孤陋寡聞得很,不敢妄加評論,以免鬧出笑話來。
對我這個鄉巴佬來說,都市裡這些新鮮玩意兒,我確實是孤陋寡聞。
人要閉目塞聽,把自己關進象牙塔裡,則必然陷入孤陋寡聞的窘境。
可別以為鄉下人都是孤陋寡聞,談到五穀雜糧,他們可見多識廣得很。
辨 識
近義成語
一孔之見、井蛙之見、坐井觀天、淺見寡聞、管中窺豹
反義成語
見多識廣、博古通今、博物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