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愛到家
張先生挨家挨戶送完報紙,已接近中午,休息一下子,又出門去了。他來到社區愛心基金會,志工們正低頭整理二手衣。張先生和大家打過招呼,就穿上紅色背心,熟練的提起兩個熱呼呼的便當,騎著車上路了。
經過彎彎曲曲的小路,張先生來到方爺爺的家。單身的方爺爺自己一個人住在山邊的小屋裡。知道張先生來了,方爺爺從門口的小椅子站起來,一隻手接過了便當,另一隻手緊緊的握著張先生的手,一再對張先生說:「謝謝!」好一會兒才放開來。
第二個便當要送給夏奶奶。夏奶奶的先生去年過世,她的視力很不好,動作也不靈活,兒子又遠在外地工作,無法照顧她。張先生把便當送進屋裡,夏奶奶吃飯的同時,他還體貼的把屋裡的東西整理好。當張先生要回家時,夏奶奶就像叮嚀家人一樣:「清晨出門送報紙,要記得穿保暖的衣服呵!」
回到基金會,張先生脫下志工背心,看著背心上印著的大字:「送愛到家」,他輕輕一笑,細心的放回架子上,明天還要穿上它,為獨居老人送餐。
1.依據課文的敘述,張先生除了自己送報紙的工作之外,還去哪裡做了什麼事? (提取訊息)
(他到社區愛心基金會領取便當,然後為獨居老人送便當。)
2.張先生除了送餐給夏奶奶,還做了什麼體貼的舉動?(提取訊息)
(因為夏奶奶動作不靈活,張先生送餐後還幫忙整理屋子。
1.你認為張先生和社區愛心基金會是什麼關係? (推論訊息)
(我認為張先生是社區愛心基金會的志工,因為志工們和他很熟,而且他也有穿上基金會的背心。)
2.為什麼方爺爺緊緊握著張先生的手,好一會兒才放開來? (推論訊息)
(因為方爺爺很感謝張先生送餐來,讓獨居的方爺爺可以感受到人間溫情。)
3.為什麼夏奶奶和張先生說話時像家人一樣? (推論訊息)
(因為張先生送餐給夏奶奶,又體貼的幫忙整理家務,夏奶奶心中充滿了感謝,自然產生關心之情,所以會像家人一般,叮嚀張先生清晨出門送報,要記得穿保暖的衣服。)
1.為什麼張先生要送便當給方爺爺與夏奶奶? (詮釋整合)
(張先生是送餐到家的志工。他們送餐給像方爺爺與夏奶奶這些沒有親人在身邊照料、年紀大、獨居的老人。)
2.這篇文章想要我們學習的道理是什麼?(詮釋整合)
(體會無私付出的精神,並懂得關懷需要幫助的人。)
1.這篇課文的題目訂為「送愛到家」,你認為恰當嗎?舉出文章中的內容來說明你認為恰當或不恰當的理由。 (比較評估)
(我認為恰當,因為張先生替獨居老人所送的不僅是便當,還讓他們感受到關心與關懷,可以說是一種「愛」。)
2.課文中所提到的社區愛心基金會,除了「送便當給獨居老人」之外,你認為還有哪些服務可能也是社區愛心基金會的工作項目?(比較評估)
((1)回收舊衣服。(2)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整理生活起居。(3)打掃社區。(4)舉辦社區義賣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