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意孤行
原作「孤行一意」。根據《史記》的記載,漢朝時趙禹為人廉潔孤傲,執法嚴苛。從他做官以來,家中沒有食客。公卿登門拜訪,他也始終沒有回拜答謝,意在杜絕朋友賓客的請託,按照自己的意見獨立處理公事。後來「一意孤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本含有褒義,後轉用來形容人固執己見,獨斷獨行。
一意孤行
ㄧ ㄧˋ ㄍㄨ ㄒㄧㄥˊ (變) ㄧˊ ㄧˋ ㄍㄨ ㄒㄧㄥˊ
釋義
謝絕一切請託,按照己意獨立處理公事。後用「一意孤行」形容人固執己見,獨斷獨行。
例句
01 他這種一意孤行的作風,遲早會害慘自己。
02 這事恐得先徵詢大家的意見,不宜一意孤行。
03 把事情搞成如此局面,就是他一意孤行的結果。
04 我不欣賞做事一意孤行、根本不重視別人意見的人。
05 在未得到大家同意之前,我絕不會一意孤行地採取行動。
06 處理這麼重大的事一定要戒慎,最忌一意孤行,貿然行動。
07 別怪我一意孤行,實在是因為事急從權,非得儘速處理不可。
08 他是個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人,明知道有問題,他還是照做不誤。
09 現在是講究團隊精神的時代,你這種一意孤行的做法,很難引起共鳴。
「一意孤行」及「我行我素」
同 「一意孤行」及「我行我素」都有不管他人意見,只照自己的心意去做的意思。
異 「一意孤行」側重於固執、專斷;「我行我素」側重於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辨似例句
這事恐得先徵詢大家的意見,不宜一意孤行。
他老把襪子反著穿,縱然被人嘲笑,他仍然是我行我素。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