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敗俱傷
戰國時代,齊宣王想要發兵去攻打魏國。當時齊國有一個滑稽(言語詼諧,智計疾出的意思)雄辯、名叫淳于髡的人知道了,便去見宣王:
「韓子盧是最有有名的獵犬,東郭逡是最著名的狡兔。有一天,韓子盧追趕東郭逡;一隻在前面拚命的逃,一隻在後面捨命的追,繞著山腳追了五圈,越過山頭又趕了五趟,最後牠們兩個都跑得精疲力竭,一齊倒在路邊死了。這時,來了一個種田的人,他彎下腰去,毫不費力地拾起一隻狡兔和一隻獵犬。」
「現在,要是齊國去攻打魏國,必定兵連禍結(成語、兵亂不已的意思)。這場戰爭不是短期之內可以結束的。結果必將使雙方的士兵都打得焦頭爛額,疲憊不堪。同時又大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負擔,落得民窮財盡,兩敗俱傷。」
「那時候,秦國和楚國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長驅直入,占領齊、魏兩國,就像那種田的人毫不費力地拾一隻狡兔和一隻獵犬一樣。」
齊宣王聽了,覺得淳于髡話很有道理,就不想發兵攻打魏國了。
兩敗俱傷
ㄌㄧㄤˇ ㄅㄞˋ ㄐㄩˋ ㄕㄤ
釋義:
兩者相爭,俱受損傷。
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比喻兩者相爭,俱受損傷。
【使用類別】用在「兩方俱敗」的表述上。
【例 句】
<01>我勸你們說和吧!免得兩敗俱傷。
<02>這場仗不能打,否則必然兩敗俱傷。
<03>如果情勢對他不利,他決定來個玉石俱焚,兩敗俱傷。
<04>這兩個人勢均力敵,龍爭虎鬥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
<05>你們兩人再這樣鬥下去,終究會兩敗俱傷,各不討好。
<06>他倆就是不聽別人勸告,如今弄了個兩敗俱傷,能怪誰呢?
<07>你們兩兄弟如果弄到兩敗俱傷,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而已。
<08>如果縱容他們爭鬧下去,不但將會兩敗俱傷,也會傷了兩家的舊誼。
<09>妯娌間如果再這樣鬥下去,不但家庭失和,最後也只會兩敗俱傷而已。
<10>這麼多年來,兩兄弟鬥來鬥去,結果當然是兩敗俱傷,徒惹他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