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殘燭
劉因,字夢驥,元初容城﹙今河北省容城縣﹚人。他非常聰敏,並且肯下苦功讀書,著作有靜修集、四書集義精要等。
他幼小的時候就死了父親,一向對母親很孝順;成人以後,曾在朝廷做右贊善大夫。後來他因為母親生病,就辭去了官職,回家侍奉母親。
不久,朝廷又叫他去做官,他卻不願意再去。有人問他為什麼放棄做官的機會,他回答說:「我母親已經九十歲了,好比是『風中殘燭』,我怎麼可以貪圖一時的富貴而遠去呢?」
「風中殘燭」比喻在風中燒殘得蠟燭,容易熄滅,通常用來形容老年人衰退枯竭,將不久於世。例如:這老阿嬤最近經常鬧病,猶如「風中殘燭」,恐怕不久於世了。這句成語也可引申到形容一切衰退枯竭的事物,例如在商場上,可以這樣說:最近商場不景氣,我這間公司經常入不敷出,猶如「風中殘燭」,不知能維持多久?
「風中殘燭」也有人叫「風前之燭」;在比喻年老病弱、朝不保夕時,又可說成「風燭殘年」
風中殘燭
ㄈㄥ ㄓㄨㄥ ㄘㄢˊ ㄓㄨˊ
拼音
fong jhong cán jhú
同義詞
風前殘燭;風前之燭;風燭殘年;風中之燭;風燭之年
相似詞
朝不保夕,命在旦夕,旦不保夕,命在須臾,形將就木,,氣息奄奄,奄奄一息,命若遊絲,垂命懸絲,日薄西山,日薄桑榆,桑榆晚景,病入膏肓,人命危淺,危在旦夕
釋義 像在風中的殘餘燭光,隨時都會熄滅。
殘燭: 即將燃盡的蠟燭。
比喻老年人隨時會死亡的意思。又作「風燭殘年」。
「風中殘燭」 喻在風中燒殲的蠟燭,容易熄滅。 人們用來形容老年衰退枯竭,在世不久的用詞。
例句
01 你怎麼忍心拋下「風中殘燭」的老母,而移民到美國去呢?
02 這位老大娘最近經常鬧病, 猶如 「風中殲燭」, 恐怕在世不久了。
03 有許多象祁老者的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過風燭殘年,而侵略者的槍炮打碎了他們的希望。(老舍《四世同堂》六)
04 你日後出頭,為國家立功萬里,老夫風燭殘年,恐不及親見。
05 老拙夫婦年近七旬,如風中之燭,早暮難保。(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
06 這位老人眼睛看不清楚,又患了不治之症,便如風中殘燭一般,真可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