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3公民的社會參與
03社會文化中的多元尊重
01什麼是文化?
文化是人類為求生存,適應或改變環境所創造的一切生活方式的總稱。例如:各式器具、儀式、習慣或價值觀念等,皆是文化的範疇。
文化的特性
文化因人類的需求而存在於每個人類社會中, 形成某些共通元素,此即文化的普遍性,例如:婚喪喜慶的儀式。但由於不同族群的表現方式亦不相同,此即形成文化的差異性(3-3-1),例如:我們習慣以桌菜宴客,有些地方則喜好自助式。隨著文化的發展,文化會逐漸從簡單到複雜,並且不斷改造與創新,此即文化的累積性,例如:辦桌的菜色隨著不同族群的交流,加入日式或西式料理。最後,處在同一文化的人們表現出合乎該文化的行為,此即形成文化的制約性,例如:親友赴宴祝賀都會帶上雙數的紅包禮金。
多元文化的形成
每個民族會因為自然環境、生活經驗 和生命歷程的不同,使得文化不盡相同。例如:原住民族的生活模式、語言、習俗與漢民族不同;漢民族內的閩南和客家族群,在語言和飲食等文化上也有所差異。其中,在一個社會中被大多數人遵循與認同的文化,稱為「主流文化」(3-3-2),例如:我國多以漢民族文化為主流。
社會中的部分成員可能因為職業、宗教及年齡等差異,形成不同的群體,這些群體會發展出自身專屬的獨特文化,則稱為「次文化」(3-3-3、3-3-4),例如:網路社群常會創用專屬的流行語。
社會由不同的文化組成,透過相互支持、成長與存續,形成豐富的多元文化。
選擇第一關 (25)
選擇第二關 (25)
選擇第三關 (25)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