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基本概念與台灣
06台灣的區域發展與差異
02北中南東各區域有什麼特色
北部區域
臺灣北部區域多丘陵與山地(1-6-9)。山脈的阻隔使蘭陽平原對外交通不便,蔣渭水高速公路(國道5號)通車後,宜蘭和臺北間往來便利,觀光人潮增加(1-6-10)。
東北沿海的基隆港是北部區域的海運樞紐,港口沿岸與基隆河河谷一帶,人口聚集,近年逐漸納入臺北都會區內(1-6-11)。
雪山山脈西北側的丘陵、平原區,早期居民多務農維生,隨著新竹設立工業技術研究院及科學園區後,成為高科技產業的重鎮,在臺灣高鐵通車後與臺北都會區的互動愈趨密切。
中部區域
中部區域平原廣闊(1-6-12),濁水溪由東往西流貫,帶來灌溉水源,是臺灣最重要的稻米、花卉、蔬菜供應地,農業發達。其中雲林縣為發展當地經濟,設立了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台塑六輕)(1-6-13)。
近山的丘陵地帶有豐富的山林勝景,地方政府多致力於發展觀光和休閒產業,特別是南投縣境內觀光資源眾多,著名風景區與休閒農場吸引大量遊客來訪(1-6-14)。
1-6-12 中部區域地形圖。
1-6-17 石滬以玄武岩與珊瑚礁構築而成,利用潮汐漲退,將魚群困於其中,是澎湖縣具代表性的漁業文化。圖為七美鄉的雙心石滬。
南部區域
南部區域的平原和丘陵地區(1-6-15),由於氣候暖熱,日照充足,成為熱帶水果的重要產區。山地地區終年涼爽宜人,林相垂直變化,遊憩資源豐富,如嘉義縣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每年吸引大量遊客(1-6-16)。
沿海一帶因沙洲羅列、潟湖遍布,居民闢建魚塭,養殖魚蝦貝類,養殖漁業發達。而澎湖縣因風多雨少,農業發展條件不佳,漁業、觀光業成為主要產業(1-6-17)。
東部區域
東部區域東臨太平洋,西有中央山脈,平原狹小(1-6-18)。受山地阻隔,形 勢封閉,交通進出不便,經濟發展比其他區域遲緩,但較好的環境品質成為發展第一級產業活動和觀光業的基礎。
近年政府和民間積極將自然景觀、族群文化、各式特產與觀光產業結合,舉辦各種活動,如太魯閣峽谷音樂節、原住民聯合豐年祭、金針花季等活動,吸引許多遊客造訪(1-6-19∼1-6-21)。
1-6-18 東部區域地形圖
金馬地區
金 馬地區靠近中國 福建沿海,過去被定位為軍 事戰略據點(1-6-22、1-6-23),經濟發展受限,但解除戰地政務,設立與中國小三通的對口碼頭後,經濟發展腳步加快,居民轉以服務業為主。
金 馬地區起伏的地形與岩岸迷人海景,成為獨具特色的觀光資源。而農特產、特色建築與戰地遺跡更成為吸引遊客的亮點(1-6-24、1-6-25)。
選擇第一關 (25)
選擇第二關 (25)
選擇第三關 (25)
選擇第四關 (25)
選擇第五關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