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基本概念與台灣
02臺灣的人口組成與多元族群
03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是什麼
扶養比上升
臺灣人口的出生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因此扶養比開始上升,預估到了民國139年時,扶養比將會從民國109年的40.1%上升到84.9%,壯年人口的扶養負擔將會加重(1-2-10)。
2-3 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是什麼?
臺灣的族群組成
臺灣是多個族群所共同居住的地方,主要的族群包括原住民族、漢人、新住民。
1.原住民族
在漢人來臺之前,原本居住於臺灣的原住民族,目前為止經行政院核定者共16族,以居住在花蓮縣與臺東縣的人口最多。
2.漢人
歷經數百年來的移民拓墾後,由 中國大陸遷移來臺的漢人移民及其後裔,在數量上已遠遠超過原住民族,成為臺灣人數最多的族群。
3.新住民
近半世紀以來,有愈來愈多的人透過工作、通婚或依親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成為新住民。由於位置上的鄰近性及語言、文化相近,以來自中國、越南、印尼等地的外籍配偶人數比例最高(1-2-11)。
多元文化的特色
居住在臺灣的不同族群,或各自維持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或彼此相互影響,逐漸造就了具有臺灣特色的多元文化,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不同層面觀察到這些特色。
1.飲食
原住民族的傳統食材多取自大自然(1-2-12)。屬於漢人族群的客 家人,其傳統料理以油、鹹、香為特色,口味較重(1-2-13)。來自東 南亞的越南菜,則有多樣香料,調味豐富(1-2-14)。
2.宗教祭儀
原住民族透過祭典儀式維繫部落傳統文化(1-2-15);漢人則以村落廟宇作為居民的活動 中心(1-2-16);而來自東南亞信奉伊斯蘭教的 新住民,則以清真寺作為信仰中心(1-2-17)。
3.語言
為方便使用者,大眾運輸工具內的廣播系統,有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等多種語言。此外,因應新住民與國際移工人數漸增 ,許多地方也能看到越南、印尼等東南亞文字的標示說明(1-2-18)。
不論是漢人、原住民族,甚至是新住民和國際移工,其文化和特色,都能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獲得充分的展現,並彼此相互尊重。各種文化紛然並陳,生機蓬勃,正是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選擇第一關 (25)
選擇第二關 (25)
選擇第三關 ( 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