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忠報國
宋徽宗時,北方金人屢次向宋侵略,那時宋朝政治腐敗,國防空虛,無法抵禦龐大的金兵,屢次戰敗,結果黃河以北的土地,全部被金兵佔領。徽宗和他的兒子欽宗,在宋京被攻陷時,也被俘虜,押解到北方(今吉林省農安縣,後來死在哪裡)。
這時徽宗第九子康王從北方逃出來,渡過長江,跑到浙江臨安(今杭州)去就位,算是延續了宋朝的國祚,歷史上叫做南宋。但金兵得到中國北方的大片土地,還是貪心不足,一心想盡得中國土地,於是繼續派大兵向宋進攻。
那時湯陰有一個英雄姓岳名飛,很有大志,武藝與兵略都十分出眾。他日夜憂慮著國事,眼見國家的領導人大都昏庸無能,恣意玩樂,盡情享受,爭奪私利,而不把國事放在心上,便時時在家中長吁短嘆。
岳飛的母親是一位深明大義的賢母,見兒子憂慮著國事,想為國家做一番大事,便非常歡喜,時時鼓勵他。有一日,他見兒子在書房嘆氣,便對兒子說:「你不要忘記報國,我給你在背上刺幾個字吧!」岳飛又忠又孝,聽了母親的話,馬上把上衣脫下來,讓母親刺字。於是岳母在他背上刺了「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現在,凡是不顧私利,一心一意為著國家做事,就是盡忠報國。再把它引申開來,凡部下對主人竭忠盡智,不惜任何犧牲去替他做事,也可運用這句話。
岳飛「精忠報國」的義舉,為後世人所景仰。
蔣介石當政時期,有許多抗日志士都在手臂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字。
盡忠報國
ㄐㄧㄣˋ ㄓㄨㄥ ㄅㄠˋ ㄍㄨㄛˊ
漢語拼音
jìn zhōng bào guó
釋義
竭盡忠誠,報效國家。#語出《周書.卷四○.顏之儀列傳》。
例 句
01 如果每個人都能盡忠報國,就不怕敵人來犯。
02 聽到這位英雄盡忠報國的事蹟,每個人都深受感動。
03 每位盡忠報國的將士,都獲頒勳章表揚他們的功勞。
04 民族英雄岳飛盡忠報國的事蹟,至今仍為人所稱頌。
05 他從小就立志要效法岳飛,盡忠報國,因此投身軍旅。
近義: 以身許國
反義: 禍國殃民,賣國求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