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風雨
宋朝時,釋惠洪著有一部叫冷齋夜話的書(凡十卷),雜記當時各種見聞。其中提到黃州(今湖北省麻城廣記一帶)有一個窮讀書人叫潘大臨,他在寫給朋友謝無逸的信中有這樣的話:
「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昨日閒臥,聞攪林風雨聲,欣然起,題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租人至,遂敗意,只此一句奉寄。」
攪,亂也;林,叢林也。這段文字的意思是:秋天到來之後,自然界的景物,樣樣都可作為寫詩的絕好材料。昨天無事,靠在榻上養神,聽到從叢林中發出來的風吹雨打的聲音,美妙極了;立即起提筆,在牆壁上題詩:「滿城風雨近重陽」,剛寫了第一句,忽然催收房租的人拍門進來,就此將我的詩興敗壞了,所以只能將這一句寄給你看。
寫文章,有時確有所謂的「靈感」,好似電光那麼在腦海裡一閃,好的詩句、文句 便似閃電般湧將出來,這時若是被其他的事情或雜聲打擾,再美好的句子也將隨風而去,永不復返了。像潘大臨那樣正得佳句,忽為催租人所擾,那是多麼煞風景的事啊!
正因為「滿城風雨」四字的含義豐富,形象深刻,雖然僅此一句,也永遠為後世人所應用,拿來形容一件事發生後眾口喧騰、騷動不安的情況。例如某城的當局,將一個循循善誘、時時幫助別人、為大家所稱道的老教師無故扣押,加以莫需有之罪,茂盛的人都起來對當局責難,這種情況便可說是「滿城風雨」。
某縣長貪污的醜聞鬧得「滿城風雨」。
近來不論立法院和影歌星們的緋聞,都鬧得「滿城風雨」。
滿城風雨
ㄇㄢˇ ㄔㄥˊ ㄈㄥ ㄩˇ
漢語拼音
mǎn chéng fēng yǔ
釋義
滿城,到處都颳風下雨的景象。本指自然現象,這種現象多出現在重陽或晚春時節。※語或出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四.滿城風雨近重陽》。後「滿城風雨」語義一轉,也用來指事情一經傳出,便流言四起,到處議論紛紛。
一、
語義說明 形容到處颳風下雨的景象。
使用類別 用在「風雨交加」的表述上。
例 句
01 臺北現在滿城風雨,整座都市正被颱風肆虐著。
02 我從遠處眺望九份,滿城風雨中更見一種脫俗的情致。
03 一片花飛減卻春,人家是滿城風雨,這兒可是滿城花雨。
二、
語義說明 指事情一經傳出,便流言四起,到處議論紛紛。
使用類別 用在「眾人談論」的表述上。
例 句
01 里長選舉賄選傳聞,鬧得滿城風雨。
02 女星與小開的緋聞,正鬧得滿城風雨。
03 這事情已是滿城風雨,你竟然完全不知。
04 我不怕妳誤會,我怕的是滿城風雨難收拾。
05 想不到這傳聞不脛而走,竟鬧得滿城風雨。
06 我不怕這些傳聞,如是滿城風雨,我就頂著風雨走。
07 不是我願意鬧得滿城風雨,實在是我封鎖不了消息。
近義: 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