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250201唐山來的拓荒客

02清代的社會與文化

 

  清代 漢人渡海來臺,除了擴大清朝的版圖,促進政治、經濟的發展外,對於臺灣的社會與文化,也產生重大的影響。

 

教育發展

  清代時,臺灣的學校種類很多,主要有政府設立的府學和縣學、私人辦理的私塾,和官民合辦的書院。學生學習的教材有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以及四書、五經等,還要練習作詩、作文和書法。這些學校培養出許多優秀的人才,影響臺灣文化深遠。

府學、縣學

官方在府設立的正式學校,稱為府學;在縣設立的正式學校,稱為縣學。

私塾

私塾是清代最普及的教育機構,屬於私人經營。

書院

清代的書院通常由清廷監督和管理,屬官民合辦的性質。

 

1.清代學生在私塾上課的情形。

2.三字經與千字文都是私塾中常用的教材。

 

宗教信仰

  漢人飄洋過海來到臺灣,在陌生的環境中,面臨許多不可預知的天災人禍。為了祈求平安和保佑豐收,往往會將家鄉的神明一起帶來臺灣,先在家裡供奉,進而建廟奉祀,如:媽祖、保生大帝、開漳聖王、三山國王等,都是福建、廣東等地移民帶來的神明。

這些廟宇不但成為當地居民聯絡情感的場所,也是他們重要的精神寄託,更是各地節慶祭典的活動中心。

3.海上守護神媽祖,是臺灣社會普遍信仰的神明。(彰化縣 鹿港鎮 天后宮)

4.臺灣著名的醫神保生大帝,早期多隨著福建 泉州、漳州移民來臺。(臺北市 大同區 保安宮)

5.開漳聖王是由福建 漳州移民帶來臺灣的神明。(宜蘭縣 壯圍鄉 開漳聖王廟)

6.三山國王是廣東 潮州移民帶來的神明。(屏東縣 佳冬鄉 三山國王廟)

 

  清代時,臺灣的建築很有特色。一般民眾的住家大多是三合院,適合大家族居住;有些富裕人家住的是精緻優美的宅第或庭園建築,以凸顯自己的社會地位。而漢人宗教信仰中心的廟宇,則融合了雕塑、彩繪、建築等藝術。

其中的宅第、庭園和廟宇建築,都是經過師傅精心設計,具有華麗、裝飾繁複的特性。這些裝飾有的是生動活潑的吉祥動物;有的是忠孝節義的感人故事;有的是栩栩如生的風景花木。這些裝飾都是珍貴的藝術作品,也具有教化人心的意義。

1.石獅是漢人傳統廟宇建築中不可或缺的裝飾,大多用來象徵吉祥或具有避邪的功用。圖為雲林縣 北港鎮 朝天宮的石獅。

2.三峽祖師廟是極具特色的廟宇建築。(新北市 三峽區)

3.林本源園邸是目前臺灣保存最完整的庭園建築。(新北市 板橋區)

 

傳統音樂與戲劇

  臺灣 漢人傳統的音樂與戲劇,大多來自福建、廣東兩省,但是傳入以後,表演的形式與內容,不斷產生變化。例如:原來的掌中戲、歌仔、山歌等源自中國大陸的地方戲曲,逐漸發展成布袋戲、歌仔戲和採茶戲等臺灣戲曲。這些音樂與戲劇是廟會酬神的主要表演節目,也是當時臺灣民眾的重要娛樂。

  經過長期的發展,漢人傳統的宗教信仰、音樂與戲劇等方面,都在臺灣獲得傳承與創新的機會。

4.布袋戲源自中國大陸福建南部的掌中戲,是結合雕刻、彩繪、刺繡、方言、民俗音樂與掌中操偶技巧的藝術表演。(小西園布袋戲團)

5.歌仔戲是在臺灣逐漸發展的地方戲曲,演出內容包羅萬象。(乾坤大戲班)

6.採茶戲由客家茶農在山上工作時唱的採茶歌發展而來,由三位表演者,以說、唱和簡單的歌舞動作演出。

 

 

是非第一關 (25題)

是非第二關 (11題)

 

選擇第一關 (25題)

選擇第二關 (29題)

 

 

查成績

回五下康軒社會

回社會目錄

回五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