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世界發現臺灣
03大航海時代對臺灣的改變
荷蘭人對臺灣的影響
荷蘭人占領臺灣南部之後,引進黃牛、農作物,也將蔗糖、鹿皮賣到中國和日本等地。
為了傳播基督教,他們建立教堂和學校,並使用羅馬字母拼寫部分原住民族的語言,留下文字紀錄。
1.為了增加農業產量,荷蘭人引進黃牛,漢人利用牛隻耕田及進行粗重工作。
2.豌豆是由荷蘭人引進臺灣,所以又稱為荷蘭豆,其他由荷蘭人引進的農作物還有蓮霧、芒果等。
3.鹿皮是早期日本人製作盔甲內襯及衣服的材料,因此荷蘭人會以日常用品與原住民族交換鹿皮,再將鹿皮外銷到日本,賺取利益。
4.荷蘭人以羅馬字母拼寫原住民族語言,並在聖經呈現兩者的對照,以利荷蘭人向原住民族傳教、說明教義。
5.原住民族用荷蘭人所教授的羅馬字母拼寫文字與漢人簽訂土地契約。這種文字到清帝國時期仍在使用。
西班牙人對臺灣的影響
西班牙人除了在臺灣北部興建城堡、進行貿易活動外,也建立教堂向北部原住民族傳播天主教信仰。
1.諸聖教堂
諸聖教堂是西班牙人建立,鄰近聖薩爾瓦多城,是天主教最早於臺灣傳教的地點,教堂遺址位於今基隆市 和平島。
2.三貂角
今日臺灣東北角「三貂角」的地名由西班牙語Santiago 演變而來,是西班牙人在臺灣活動過的證據之一。圖為新北市 貢寮區 三貂角燈塔。
臺灣梅花鹿
現今臺灣西部平原遍布農田、工廠和住家,但是你知道嗎?數百年前可是有成千上萬隻的梅花鹿在這些地方奔馳。
梅花鹿的名稱來自牠們背上白色、形似梅花的斑紋。在過去,原住民族的生活與梅花鹿相當密切,只在冬季鹿群出現時才捕鹿,以維持鹿群的數量。鹿肉可以食用、鹿皮可以用來製作衣服,兩者都是部分原住民族在喜慶時彼此贈送的物品。
荷蘭人來到臺灣後,為了販賣鹿皮賺取龐大利潤,以日常用品和原住民族交換鹿皮,所以部分原住民族為了獲得更多日常用品,違反傳統獵捕規定,使得鹿群數量逐漸減少。再加上荷蘭人招募漢人獵鹿,漢人使用陷阱捕鹿的方式,使得鹿群更快速減少。除此之外,漢人的開墾也使梅花鹿的棲地受到影響,造成梅花鹿在臺灣西部瀕臨絕跡。
屯墾政策的推動
1.鄭氏軍隊大量來到臺灣,當時臺灣的農業產量不足以供應軍隊所需的糧食。
2.鄭成功來到臺灣後,軍隊以臺南為中心,駐守在適合的地點,進行軍事訓練,發生戰爭就立刻回戰場,其他時間則進行土地開墾與農耕,獲取所需糧食。
3.現在臺南市的林鳳營、左鎮,高雄市的左營、前鎮,都是因為當時軍隊屯墾而得名。
4.由於當時清帝國對中國東南沿海實施嚴厲管制,人們謀生不易。因此鄭氏不斷招募中國的漢人來臺灣開墾,使得來臺的漢人逐漸增加。
鄭氏政權屯墾政策的影響
鄭氏政權統治臺灣時,為了解決軍隊糧食不足的問題,將軍隊分散駐守各地,展開屯墾政策。同時,鄭氏政權也不斷招募中國 福建一帶的漢人來到臺灣開墾,使臺灣開墾的面積逐漸增加,農業的產量因此提高。
鄭氏政權文教政策的影響
鄭經接受陳永華的建議,興建孔廟、設立學校,傳播漢人文化,並制定考試制度,選拔人才。從此,漢人的儒家思想制度和文化開始在臺灣發展。
陳永華
深得鄭成功的賞識, 聘任他擔任鄭經的老師。鄭 成功過世後鄭經繼位,他負責經營臺灣與反清復明的工 作,並推動各項政策、建立制度,貢獻良多。
1. 臺南市 中西區的永華宮,是紀念陳永華的廟宇。
2.臺南市 孔廟內設置的明倫堂,是當時學生學習的場所。
3.臺南市 孔廟是臺灣最早的孔子廟,裡面有當時官方最早設立的學校。( 臺南市中西區 )
是非第一關 (20題)
是非第二關 (20題)
是非第三關 (10題)
選擇第一關 (20題)
選擇第二關 (20題)
選擇第三關 (20題)
選擇第四關 ( 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