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0105台灣的先民

02原住民族文化

 

原住民族的祖先

  史前時代非常漫長,大約到了數千年前,有人陸續遷移來臺灣居住,這些人很可能就是現在臺灣原住民族的祖先。

  早期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族,學者通常依其居住地區、文化等狀況,分為平埔族與高山族。

  平埔族大多分布在臺灣西部的平原、台地或丘陵地區,他們與來臺灣開墾荒地的漢人接觸較早,受到漢人的影響較多,傳統文化大多失傳,生活習俗已與漢人相似。

  高山族中,除了雅美族(達悟族)住在蘭嶼,其他各族大多散布在中央山脈兩側及東部一帶。他們與漢人接觸較少,現在仍然保有部分的語言與傳統文化。 

 

  平埔族和高山族是以前的分類方式,現在則通稱為「原住民族」。 

 

原住民族文化

  臺灣的原住民族大多以狩獵、捕魚或農耕為生,過著純樸而自然的生活,並配合一年中的各種生活節奏,發展出不同的祭典。舉行祭典時,男女老少穿著傳統服飾,載歌載舞,藉由優美的歌聲和舞蹈,來表達對神靈的崇敬。

  原住民族的各種祭典活動,呈現多元豐富的族群特色,也吸引不少外地遊客欣賞、同樂。

 

1.雅美族(達悟族)人以農、漁業為生,水芋是主要農作物之一。(臺東縣 蘭嶼鄉)

2.小米又稱為「粟」(ㄙㄨˋ)是臺灣早期原住民族主要的糧食,用於炊飯、煮粥、釀酒等,在各族原住民祭典中,是不可缺少的祭品之一。

 

  人類有許多的祭典,主要目的有兩種,一是紀念,二是慶祝。

  原住民族雖然每一族都有不同的祭典,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類型,一是祭祀祖靈,也就是祭祀祖先;二是收穫祭,目的是慶祝漁獵或農作收穫的歡樂慶典。

 

泰雅族祖靈祭

  我們是個以祖靈為信仰中心的族群每年八~十月小米收割後,族裡的長老們會聚集在一起討論舉行「祖靈祭」的時間,感謝祖靈一整年的保佑,也祈求未來新的一年,族人平安、農作豐收。 

  我的祖父是部落裡的頭目。祭典前一週,祖父、父親和我會先到祖先墓地除草,媽媽也忙著搗米、釀酒,為即將到來的祭典做準備。到了祭典前一天晚上,家族們聚在一起討論明天祭典的細節,小孩子則開心的將各種祭品(小米年糕、醃肉、玉米等)串刺在竹枝上,或用蕉葉包裹綁在竹枝上,這時竹枝看起來就好像一棵長滿食物的樹,好特別呵!

  祭典當天,祖父率領族人一起前往祖先的墓地,我們一路喊著:「祖先啊!所有祖靈啊!請前來享用我們帶來的祭品……。」到了墓地,我們將掛滿祭品的竹子插在地上,由祖父高聲呼喚祖靈並帶領祈禱。之後大家開始品嘗帶來的祭品,祖父說帶來的祭品絕對不能再帶回家去,我聽了趕緊吃完,而當祭祀完畢要離開時,還必須越過火堆,祖父說這是表示和祖靈分開,有淨身、除穢消災的意義。

  回到部落後,大家團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並舉行各種刺激的競賽活動,這就是我們泰雅族傳統的祖靈祭。

  原住民族的傳統住屋,大多就地取材,形式各不相同,其中地位較崇高者,會在牆上、柱子裝飾各種精緻的圖樣。他們的傳統服飾風格獨特,式樣別緻,材料多以麻布為主。

  原住民族在器物雕刻上,圖案精美,常能顯示身分地位、反映族群特殊的風俗與信仰。

 

1.百步蛇在排灣族與魯凱族的文化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圖為魯凱族頭目的家屋,牆上百步蛇的圖樣,代表屋主的身分和地位。(屏東縣 霧臺鄉)

2.鄒族男子,頭戴羽毛帽飾,身穿紅色上衣,並以貝殼為裝飾。(嘉義縣 阿里山鄉)

3.造型獨特,線條優美的拼板舟,是蘭嶼 雅美族(達悟族)出海捕魚的工具。(臺東縣 蘭嶼鄉)

4.色彩鮮豔的琉璃珠,常被排灣族當成傳家之物。(屏東縣 三地門鄉)

5.原住民族將傳統編織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器物的製作上。(新北市 烏來區 泰雅族)

 

  原住民族常以歌舞表達情感,他們用肢體拍打節奏,配上高亢、富有變化的曲調,非常精彩動人。而他們所使用的樂器,大多從生活周遭取材以木、竹為主要的材料。透過這些歌舞表演、樂器演奏,不但能抒發情感也能表現原住民族的文化特色。

 

6.布農族的八部合音,是由一位長者起音後,其他歌者的合音陸續加入而形成,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資產。(高雄市 桃源區)

7.賽夏族矮靈祭中,族人穿戴裝飾華麗的「臀鈴」,發出規律聲響為歌曲伴奏。

8.鼻笛是利用鼻子吹奏,大多用竹子製作而成。(屏東縣 霧臺鄉 魯凱族)

 

是非第一關 (25題)

是非第二關 (24題)

 

選擇第一關 (25題)

選擇第二關 (25題)

選擇第三關 (17題)

 

 

查成績

回五上康軒社會

回社會目錄

回五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