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0106福爾摩沙我的家
02關心居住的大地
除了留心生活周遭的歷史與古蹟,環境問題也是我們應該關懷之處。
天然災害知多少
颱風、土石流、地震是臺灣常見的自然現象,臺灣因這些自然現象而擁有青翠的山巒、多樣豐富的地貌。但因土地的過度利用
、未能落實水土保持等人為破壞,讓這些自然現象成為危害生命財產安全的天然災害。
颱風、土石流
臺灣夏、秋兩季常會受到颱風的侵襲,它帶來的狂風暴雨,會造成嚴重的積水、山崩、土石流、道路坍方、農業損失、房屋倒塌等現象;加上人們在原本不適合利用的山坡地與河川地,闢建菜園、果園、高爾夫球場及興建公路、房屋等,讓災情更加慘重。
例如:民國98年的莫拉克颱風,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600人,財產損失也十分慘重;而其引發的土石流更使得許多聚落遭受損害,是近年來最為嚴重的颱風災害。
1.人們在土地上進行各種土地利用。
2.人們不當開發土地的結果,引發各種災害。
3.山坡地被不當的開發後,若因雨水沖刷,易形成土石流,危及人類生命財產的安全。
4.人們與河川爭地,一旦河水暴漲,可能會帶來生命與財產的損失。
地震
臺灣位於板塊碰撞的地震帶,每年大約會發生數千次的大小地震,大多為不易察覺的微小地震,但有些規模較大的地震則會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其中以發生在民國88年9月21日的強烈地震最為嚴重,造成數千人死亡,災情非常慘重。
由於地震無法預測,我們平日就應該做好防震準備,以降低生命財產的損失。
1.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所以每年大小地震不斷。
2.由房屋倒塌、地面隆起、壩堤變形、路面斷裂的震災中,可看出921地震時強大的破壞力量。
3.當地震發生時,一定要盡快採取防範措施,避免受到傷害。請仔細觀察圖示,說出圖中人物所做的因應措施是否正確?並找出待改進的地方,以減少地震帶來的災害。
人為的環境問題
臺灣除了自然災害外,近40年來,由於人口過度集中、工商業日漸發達、交通網路密布等因素,使自然資源有過度開發利用的情況。例如:消波塊、堤防和各種人工建設的濫建,形成自然海岸的持續減少;大量耗用石油、煤炭,造成空氣、水源等汙染,不僅破壞生態環境,還會加劇地球的暖化,引發氣候變遷。
1.工廠燃燒油品、排放汙水,造成空氣與水源的汙染。
2.農地濫施農藥,對土壤、水源造成很大的傷害。
另外,農地濫施農藥和肥料,以及工業廢水未經妥善處理就排放的問題也很嚴重,會使農藥及重金屬等汙染物殘存在土壤與水源中,造成土壤、水源汙染,不僅汙染作物
,也會危害人體健康。這些汙染不僅影響人們的生活,也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導致不少動、植物瀕臨絕種。
3.消波塊、堤防和各種人工建設會破壞海岸景觀與生態環境。
4.油輪的漏油汙染了海洋,也破壞了生態。
5.核能發電廠附近的水溫升高,珊瑚出現白化現象。
對自然環境的省思
「不能讓地球持續暖化」是目前最重要的環保議題,暖化將會造成海平面上升、氣候異常等問題。以臺灣為例:這十幾年來的夏季屢創高溫;民國91年發生石門水庫30年來最嚴重的水位下降;90年的納莉颱風,臺北市當日創下百年首見的豪雨紀錄。這些氣候異常的現象,顯示地球暖化已逐漸衝擊人類的生活。
暖化現象如果持續下去,將會觸發全球性的災難。例如:水資源短缺、農作物產量降低、傳染病流行、物種滅絕等,這些警訊在在提醒我們,更應積極保護萬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1.全球暖化引起的氣候變遷將會使冰層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對臺灣沿海居民產生嚴重的危害。
2.民國101年6月時,瞬間降下豪大雨。由於降雨集中且降雨量過大,造成全臺大淹水。
請回想過去的一年,臺灣曾發生哪些環境災害?對你的生活造成哪些影響?
過去一年臺灣發生過颱風、土石流等自然災害。颱風的狂風暴雨造成淹水,以及斷水、斷電的情形,大家都無法上班、上學與採買日常用品。土石流則淹沒山上幾棟民宅,甚至造成房屋倒塌,居民沒有地方住。
是非第一關 (25題)
是非第二關 (25題)
是非第三關 (19題)
選擇第一關 (25題)
選擇第二關 (25題)
選擇第三關 (26題)
勾選第一關(12題)
勾選第二關(7題)
一、臺灣的天然災害
項目 |
影響 |
颱風 |
造成道路坍方、農業損失、房屋倒塌等現象 |
土石流 |
|
地震 |
生命財產的損失 |
二、臺灣的人為破壞
原因 |
行為 |
影響 |
人口過度集中、工商業日漸發達、交通網路密布等 |
消波塊、堤防和各種人工設施的濫建 |
自然海岸持續減少 |
大量耗用石油、煤炭 |
空氣、水源汙染 |
|
農地濫施農藥、肥料 |
農藥及重金屬等汙染物殘存於土壤及水源中 |
|
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即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