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巡禮
(詩歌)
冬天的基隆山 林煥彰
那東北季風的嚎叫,
年年都準時打鼻頭角那
吹過來,毫無阻擋。
( 基隆山的脖子,
不知不覺,就縮短了好幾吋。 轉化)
打秋天開始,
( 大地,我們的母親也開始了
用芒花編織毛衣,為東北角每座山保暖。
基隆山長得高些,
便率先躲進灰白的毛衣裡。 轉化)
( 有陽光的日子,
基隆山的脖子就伸出來一點,彷彿又長高了;
颳風下雨或霧來時,
她又不見蹤影。轉化)
(呼呼嚎叫的東北季風
吼乾喉嚨,也只好乾乾的吼著。
不見蹤影的基隆山,有那一身芒花編織的毛衣,
這個冬天,就依然精神飽滿,不再哆嗦了。轉化)
木瓜山 劉克襄
( 每天,凌晨的最後一刻
那山總會站成全世界最豐滿而堅實的肩膀
讓早起的陽光悄悄的滑下
溜過鯉魚山的肚腹
去輕輕的叫喚整個縱谷
直到海岸山脈露出惺忪的身子 轉化)
那時,稻田裡的鷺鷥已經伸展翅膀
蔗田裡鬼鼠和環頸雉紛紛抬起頭
連花蓮溪的雁鴨和水牛也睜開眼睛了
而我們搭乘的火車
就在安詳而開闊的舒展中
熱鬧的拉開了黎明的序幕
吉安、壽豐、豐田、萬榮……
喏,這些太平洋黑潮旁邊
( 肥美名字的小鎮們
一個個都快樂的醒來了 轉化)
改錯字練習 (填充題)
看相關影片
04雅頌講堂:林煥彰<從文字創作轉換到繪畫創作的過程>part1 39:00
05雅頌講堂:林煥彰<從文字創作轉換到繪畫創作的過程>part2 39:03
06雅頌講堂:林煥彰<從文字創作轉換到繪畫創作的過程>part3 39:02
07雅頌講堂:林煥彰<從文字創作轉換到繪畫創作的過程>part4 5:53
延伸閱讀
㈠冬天的基隆山
大意:東北季風吹來,基隆山的脖子縮短好幾吋;秋天,基隆山躲進大地母親用芒花編織的毛衣裡;基隆山在陽光下伸出脖子,在雲霧風雨中隱沒;這個冬天,基隆山有了芒花毛衣依然精神飽滿。
第一段:東北季風年年吹打鼻頭角,使基隆山的脖子縮短好幾吋。
第二段:秋天,基隆山率先躲進大地母親用芒花編織的毛衣裡。
第三段:基隆山在陽光下伸出脖子,在雲霧風雨中隱身。
第四段:東北季風乾吼著,冬天的基隆山有了芒花毛衣,依然精神飽滿。
㈡木瓜山
大意:陽光從木瓜山滑下,溜過鯉魚山、縱谷和海岸山脈,稻田和花蓮溪的小動物都醒了,我們搭乘火車沿途經過的小鎮們,也一個個快樂的醒來
第一段:凌晨的陽光從木瓜山滑下,溜過鯉魚山,叫喚縱谷,直到海岸山脈。
第二段:稻田的鷺鷥、蔗田的鬼鼠和環頸雉、花蓮溪的雁鴨和水牛都醒了。
第三段:火車拉開了黎明的序幕,太平洋旁的小鎮也都醒了。
*請學生先針對第一首冬天的基隆山進行閱讀討論。
1.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從哪些訊息可以得知?
(秋末冬初的季節。可以從詩名及詩的內容得知,東北季風是冬天颳的風;芒花是秋天開始開花的植物。)2.推論訊息
2.作者為什麼說基隆山的「脖子」會縮短好幾吋?
(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來描寫山的樣貌,這裡說的「脖子」應該是基隆山接近山頭的地方,就像人的脖子位置,而「脖子」縮短好幾吋,是因為東北季風一直吹打基隆山,使得山上的草木枯黃,山的高度看起來似乎變矮了一些;也因為人在寒冷的時候,脖子會忍不住縮在一起,作者想像山跟人一樣的動作。)2.推論訊息
3.基隆山的母親是指誰?為什麼這樣稱呼?
(大地。因為大地孕育萬物,是萬物之母,就像母親生養孩子一般。)2.推論訊息
4.第二段所說的「灰白的毛衣」是指什麼?作者為什麼這樣比擬?
(滿山的芒花。因為芒花的顏色是灰白的,芒花的樣子像毛衣一樣毛毛、軟軟的,好像穿在基隆山的身上似的。)4.比較評估
5.為什麼基隆山有時脖子會伸長,有時又會不見蹤影呢?
(因為在不同氣候下,觀看的景物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天氣晴朗時,山的輪廓看得十分清晰,脖子看起來就像向上伸長,讓人以為它長高了;而風雨雲霧來時,一片煙雨濛濛的,山就會忽隱忽現,像在躲貓貓似的,讓人看不清它的面貌。)3.詮釋整合
6.這首詩帶給讀者哪些感受?請說明理由。
(例如:有一股溫暖的感受,因為大地母親的芒花給基隆山一股溫暖的力量,讓它能抵禦東北季風的侵襲。)4.比較評估
7.這首詩讓你想到哪個景點?這個景點有什麼特色?跟本詩的內容有什麼相似或相異處?
(例如:這首詩讓我想起秋天的草嶺古道,每年秋天我都會跟家人一起搭火車去走草嶺古道,山頭上一整片的芒草隨風搖曳,在陽光下閃耀著金黃色的光芒,十分美麗。這個景點跟本詩一樣,都會出現寒冷的風勢,讓人忍不住縮短脖子。)3.詮釋整合
*請學生針對第二首木瓜山進行閱讀討論。
1.萬物是因為什麼而醒來?
(萬物是因為清晨的陽光照射下而醒來。)1.提取訊息
2.木瓜山在哪裡?從詩句中可以推測出來嗎?請舉例說明。
(木瓜山在東部的花蓮,從「鯉魚山、海岸山脈、花蓮溪、吉安、壽豐、豐田、萬榮、太平洋黑潮」這些地名可以推斷出來。)2.推論訊息
3.作者為什麼用「肥美名字」來形容詩中的地名?請根據前後文的訊息進行推論。
(吉安、壽豐、豐田、萬榮這些地名具有安樂、豐收的意義,因為前面提到稻田、蔗田、花蓮溪、小動物,表示溪水灌溉農田,農作物生長肥美,小動物有棲息的地方,所以地名具有豐收的含義。)2.推論訊息
4.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什麼內容?帶給讀者哪些感覺?
(例如: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木瓜山下的凌晨景物,有一股充滿希望的感覺,萬物甦醒讓人感覺充滿活力的一天即將展開。)4.比較評估
5.這首詩讓你想到哪個景點的日出?跟本詩的內容有什麼相似或相異處?
(例如:這首詩讓我想起在阿里山看日出的經驗,跟本詩一樣都有陽光的移動和附近景物的變化。)3.詮釋整合
6.冬天的基隆山和木瓜山這兩首詩在寫作內容上有哪些相同的部分?
(兩首詩都在詩名點出山的地點,景物都模擬人的動作、心情。)4.比較評估
⒈嚎ㄏㄠˊ:嚎叫、嚎啕大哭
豪ㄏㄠˊ:豪傑、豪華
⒉擋ㄉㄤˇ:阻擋、擋路
檔ㄉㄤˇ:搭檔、滿檔
⒊率ㄕㄨㄞˋ:率先、直率
ㄌㄩˋ:機率、效率
⒋喉ㄏㄡˊ:喉嚨、歌喉
猴ㄏㄡˊ:獼猴、殺雞儆猴
⒌嚨ㄌㄨㄥˊ:喉嚨、嚨胡(喉嚨)
瓏ㄌㄨㄥˊ:嬌小玲瓏、瓏瓏(擬聲詞。形容車聲。)
攏ㄌㄨㄥˇ:拉攏、圍攏
⒍喚ㄏㄨㄢˋ:喚起、呼喚
煥ㄏㄨㄢˋ:容光煥發
換ㄏㄨㄢˋ:交換、替換
⒎忪ㄙㄨㄥ:睡眼惺忪
ㄓㄨㄥ:怔忪不安
松ㄙㄨㄥ:松樹、松鼠
1.嚎叫:鳴叫。
2.阻擋:阻止、抵擋。
例句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他上進求學的決心。
3.率先:領先、首先。
例句他率先發起募捐,獲得同事們熱烈的響應。
4.颳風:起風、吹風。
例句如果明天颳風下雨,就會取消登山活動。
5.吼:自然界發出巨響。
6.喉嚨:咽喉的俗稱。
7.哆嗦:因天氣寒冷或內心恐懼而身體發抖。
例句弟弟因淋雨冷得直打哆嗦,媽媽要他趕緊喝碗薑湯,以免感冒。
8.叫喚:大聲呼喚。
例句他看偵探小說看得入迷了,所以沒有聽到媽媽的叫喚。
9.惺忪:剛睡醒,眼睛模糊不清的樣子。
例句他睡眼惺忪的看著鬧鐘,突然被眼前的景象驚醒過來。
10.鷺鷥:動物名。羽毛潔白,腳高頸長嘴尖,夏季頭頂處生純白色長毛。常棲息在沼澤地區,以水中的魚類、水生動物和昆蟲為食物。大量啄食田中害蟲,被農人視為益鳥。
例句一大群鷺鷥棲息在水岸邊,看起來真是壯觀。
11.花蓮溪:位於臺灣東部,為花蓮縣的主要河川之一,主流長度為五十七點二八公里,入海口在花蓮市南郊。
12.雁鴨:本課是指花蓮溪附近出現的雁鴨科鳥類。
13.喏:嘆詞。含有指示的意思,表示讓人注意自己所指的事物。
例句喏!那不是你的衣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