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楊氏之子
劉義慶
梁國 楊氏①子,九歲,甚聰慧②。孔君平詣③其父,父不在,乃④呼兒出。為設果⑤,果有楊梅。孔指以示⑥兒曰⑦:「此是君家果。」兒應聲⑧答曰:「未聞⑨孔雀是夫子⑩家禽⑪。」
注釋
①楊氏:姓楊的人家。
②聰惠:聰明。現今用「聰慧」。
③詣:拜訪。
④乃:於是。
⑤設果:擺放水果。
⑥示:給人看。
⑦曰:說。
⑧應聲:隨著聲音,此處有「立刻」的意思。
⑨未聞:沒有聽說過。
⑩夫子:古時對有學養的長者或老師的尊稱。此處指孔君平。
⑪禽:鳥類。
語譯
在梁國,一戶姓楊的人家,有個九歲的小孩,非常聰明。孔君平來拜訪這個小孩的父親,不巧,父親不在,於是孔君平就把他叫了出來。小孩擺出水果招待孔君平,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他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小孩不假思索的回答:「沒聽說說孔雀是您家的鳥。」
賞析
本文選自南朝 劉義慶所編的世說新語。世說新語記錄了東漢至東晉年間的軼聞奇事,文字簡練,妙趣橫生,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是古典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當時的文人雅士很重視言談的本領,藉其反應快慢,表現才智高下,講求話不但要說得得體,還要寓意深刻。其中,能夠一語中的的精妙言談,更受到大家讚賞。故事中,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楊這個姓氏,於是隨口開個小玩笑,逗小孩說楊梅是楊家的水果。小孩立刻用「孔雀」反將一軍,暗指:既然孔雀不是孔家的鳥,楊梅又怎麼會是楊家的水果?
楊氏子小小年紀,不但能聽懂孔君平話中的邏輯,還能觸類旁通,立即想出相似的例子回應。他敏捷的思維和臨場反應,令人稱奇。
課文文意測驗 (20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