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清平樂  辛棄疾①


茅簷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③相媚好④,白髮誰家翁媼⑤?
大兒鋤豆⑥溪東⑦,中兒正織⑧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⑨,溪頭⑩臥⑪剝蓮蓬⑫。


注釋
①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為南宋詞人。
②茅簷:茅屋屋頂邊緣垂下的部分。
③吳音:江南方言之一。特色為語調輕柔,娓娓動聽。
④媚好:語調溫柔婉轉。
⑤媼:年老的婦人。
⑥鋤豆:在種植豆子的農地裡鋤草。
⑦溪東:溪流的東邊。
⑧織:編製物品。
⑨無賴:指調皮、淘氣。
⑩溪頭:溪邊。
⑪臥:指躺或趴。
⑫蓮蓬:指蓮花凋謝以後的花托,裡面有蓮子。

 

語譯


矮小的茅屋,坐落在長滿綠草的溪邊。我聽到幾句帶著醉意、溫柔婉轉的吳地方言,仔細一看,是一對白頭髮的老公公、老婆婆在聊天哪!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編織著雞籠。淘氣卻討人喜歡的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著蓮蓬。


村居以農村為題材。詞的前兩句,以「茅簷」、「溪上」和「青草」點出江南農村的特色。詞人先寫有戶農家依傍著清澈的小溪,周圍盡是茂盛的青草,生意盎然,勾勒出一幅優美的畫面。


詞的後六句,將焦點放在人物的描述。詞人巧妙運用「醉」與「媚」字,點出老夫妻一邊喝酒、一邊愉快聊天的閒適情景,鶼鰈情深;接著描寫正在做農事的兒子們,其中「臥剝蓮蓬」的「臥」字,使小兒子調皮、活潑的性格躍然紙上。寥寥數語即生動描繪出一家人的面貌和情態,可見詞人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以及捕捉人物形象的高超本領。


詞人依序從「溪上」、「溪東」到「溪頭」,引領讀者跟著詞人的視線,看見農家日常生活的景象。詞中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刻意雕琢的字句,有的是生動的畫面以及和諧自然的田園樂趣,呈現出祥和、寧靜與悠然自得的農家特色。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看看其他課文

 

 

回六年級資料列表

 

 

1.本課的作者是誰?他是哪個朝代的人? 提取訊息

(南宋 棄疾)

 

2.這首詞描寫的主要場景在哪裡? 提取訊息

(溪邊的農家。)

 

3.從整首詞看,作者如何安排描寫內容? 提取訊息

(前兩句是寫景,後六句是寫人。)

 

 

1.作者一開始就寫「茅簷低小」,可推知農家的生活環境如何? 推論訊息

(農村生活與大地不可分,茅草是容易取得的建材,就地取材蓋房子,是農村中常有的事。茅屋蓋得矮小,隱喻這一家人生活並不富裕。)

 

2.作者為什麼會在詞中特別提到「吳音」? 推論訊息

(作者來到農村,看到一對翁媼,聽到方言產生熟悉感,倍感親切;且「音」語調輕柔,增添幾許隨意、自在的氣氛。)

 

 

1.歸納村居這首詞的內容,作者從哪些角度描寫農村生活? 詮釋整合

(先從遠處看村子,可見到矮小的茅屋,坐落在長滿青草的溪邊;再拉近鏡頭,看到飲酒聊天的翁媼;接著沿著溪流描寫,鏡頭放遠,大兒子在溪的東邊除豆草,鏡頭拉近,二兒子在住家旁編織雞籠;最後,鏡頭捕捉到小兒子在溪邊剝蓮蓬。農家日常生活,盡收眼底。)

 

2.從詩句中,可以看出農家的生活氛圍如何? 詮釋整合

(詩中的一句一字都體現出了詳和的生活氛圍,透過翁媼打趣閒談、大兒鋤草、中兒編織雞寵、小兒臥剝蓮蓬,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一幅富於田園特色的生活景象,活靈活現呈現眼前,這是很平常的畫面,卻生動的傳達一家人和諧勤快、悠然自得的農家生活。)

 

 

1.作者對「小兒」描寫最多,你覺得這樣安排有何用意或效果? 比較評估

(作者在這首詞中,寫人的篇幅多於寫景,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富情趣,栩栩如生,「臥」字用得極妙,點出小兒無憂無慮、頑皮可愛的模樣。小兒的描寫安排在最後,增加這首詞的趣味,讀來餘韻無窮。)

 

2.從這首詞與作者的背景、遭遇,透露出作者的哪些想法? 比較評估

(因為政治上的主張,辛棄疾始終遭到排斥和打擊。在這樣鬱悶的心情中閒居於農村,久了也融入這樣的生活。他關注農村,顯示了他對悠閒、寧靜生活的嚮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