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2走向自由民主之路

01中華民國政府為何在臺灣實施戒嚴?

 

戰後的接收與治理

民國34年,日本戰敗投降,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與澎湖。臺灣民眾因長久以來承受日本殖民的不平等對待,因此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治理充滿期待。然而,臺灣被日本統治50年後,無論語言、文化或生活習慣都與中國大陸有很大的不同,造成日後發展的問題。

當時的政府官員考量語言等因素,優先任用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士擔任公職,多數臺灣人被排除在外,卻出現部分官員與軍警貪汙、濫用特權的情形。這期間,中國大陸正爆發國 共內戰,臺灣生產的糧食與物資被運送到中國大陸,導致本地物價飛漲、民眾失業等社會問題。當時政府許多不當的作為,使得臺灣人民逐漸感到失望與不滿。

1.政府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接受日本投降」典禮,宣布臺灣光復。

2.戰爭結束,民眾列隊歡迎國軍來臺。

3.戰後政府規定減少使用日語和臺語,民 間 也 興 起 學 習「國語」的風潮。

4.當時的刊物,以漫畫諷刺官員眼中只有權力與財富。

5.漫畫內容描繪戰後臺灣的處境,被充滿蛀蟲的中國吞噬。

6.民國36年2月的民報,刊登許多人民失業且難以買到米糧的情況。

 

二二八事件的爆發

民國36年,政府因查緝私菸處理失當,引爆民眾對政府長期累積的不滿,全臺各地陸續發生衝突,稱為「二二八事件」。此次事件不只造成民眾死傷慘重,還有許多社會菁英遭到逮捕或殺害。因此在事件後,許多臺灣人民選擇遠離政治,事件成為禁止公開討論的禁忌。

直到臺灣邁向民主化發展,社會才逐漸重新討論二二八事件。近年來,政府對二二八事件除了公開道歉賠償,也透過公布真相、訂定紀念日、設立紀念碑與紀念館等措施,希望從事件中學習教訓並反思,促成人們相互理解與尊重。

1.李登輝總統在二二八紀念碑落成典禮,首度以國家元首身分代表政府致歉。

2.政府機關與歷史學者透過書籍發表,呈現事件的真相和歷史。

3.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與學校合作,將事件融入實境冒險遊戲,引導學生了解歷史與人權侵害的問題。

4.臺北二二八紀念館,前身為臺北放送局。二二八事件發生時,臺北市民利用廣播電臺,號召全臺民眾響應。

 

戒嚴時期的嚴密控制

民國38年,政府以維護社會秩序為理由,宣布臺灣實施戒嚴,限制人民的言論、集會、出版等自由,甚至有些歌曲或書籍也遭到查禁。同年,由於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共產黨作戰失利,從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海峽兩岸處於軍事對峙的緊張情勢。

戒嚴時期,政府為防止共產黨的滲透,避免出現反對政府的言論或行動,透過各種管道監視人民,但當時沒有公平、公開的審判制度,因此有不少民眾無辜遭到逮捕,對當事人及家屬的身心,造成難以抹滅的傷害。

1.戒嚴時期隨處可見「檢舉匪諜,人人有責」標語,鼓勵人民檢舉言行有異的人。

2.戒嚴時期,政府對可能影響軍心、批評國家或不符合善良風俗的歌曲,都會禁止演唱。

3.當時政府會對各種出版品審查,過於暴力、煽情或批評政府的書籍或雜誌,都會被禁止出版。

4.戒嚴時期的政治犯與家屬會在隔著玻璃的面會室透過電話交談,交談內容會被監聽和錄音。圖為景美紀念園區的會面室。

5.綠島紀念園區是戒嚴時期監禁政治犯的地方,由於審判過程不公開,可能導致錯判和冤獄。

6.綠島紀念園區模擬當時狹小的寢室住滿受難者的場景。

 

0240102家鄉的生活03信仰與生活是非第一關 (20題)

0240102家鄉的生活03信仰與生活是非第二關 (20題)

0240102家鄉的生活03信仰與生活是非第三關 (11題)

 

0150202走向自由民主之路01中華民國政府為何在臺灣實施選擇第一關 (20題)

0150202走向自由民主之路01中華民國政府為何在臺灣實施選擇第二關 (20題)

0150202走向自由民主之路01中華民國政府為何在臺灣實施選擇第三關 (20題)

0250104世界發現臺灣03大航海時代對臺灣的改變選擇第四關 (14題)

 

0150202走向自由民主之路01中華民國政府為何在臺灣實施查成績

0150202走向自由民主之路01中華民國政府為何在臺灣實施回五下翰林社會

0150202走向自由民主之路01中華民國政府為何在臺灣實施回社會目錄

0150202走向自由民主之路01中華民國政府為何在臺灣實施 回五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旭子 的頭像
    旭子

    數位閱讀與測驗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