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3成為清帝國的領土

02開港通商為什麼改變了臺灣的發展

 

開港通商造成經濟重心北移

臺灣位居東亞航運的重要位置,加上物產豐富,具有經濟利益,因此許多西方國家希望能到臺灣進行貿易。

西元1860年代,西方國家迫使清帝國開放臺灣的雞籠(今基隆)、淡水、安平(今臺南)、打狗(今高雄)作為通商港口。西方國家在臺灣設立領事館,作為官員辦公場所;外國商人則在港口設立洋行,將臺灣的茶葉、糖、樟腦等商品,外銷到世界各國。

臺灣港口開放通商後也帶動新的市街發展,像是大稻埕(今臺北市 大同區)因為臨近淡水港,再加上北部的茶葉、樟腦可運送到此進行集散,促使當地商業興盛,成為新興市街。另外,因為茶與樟腦的產地主要位於北部地區,使得臺灣的經濟重心逐漸由南往北轉移。

 

牡丹社事件推動加強建設

開港通商後,臺灣經濟加速發展,與外國的接觸也日漸頻繁,甚至日本、法國都曾為了利益而出兵臺灣。

西元1874年,日本以琉球人民在臺灣南端遭原住民殺害為藉口,出兵攻打臺灣南部的牡丹社等部落,稱為「牡丹社事件」。事件後,清帝國派沈葆楨來臺防範,並推動各項建設。

牡丹社事件讓清帝國驚覺外國勢力對臺灣的野心,因此重新調整了治理臺灣的策略,開始重視臺灣的海防建設。

為了加強臺灣南部的軍事防禦,清帝國在南部的港口設置西式砲臺,並興建恆春城,這些措施都在防範未來可能的軍事衝突。

 

清法戰爭促使臺灣建省

西元1884年,清帝國與法國發生戰爭,戰火波及臺灣的基隆與淡水等地,清帝國派遣劉銘傳來臺指揮作戰。經過這次事件,清帝國更重視臺灣的經營。

西元1885年,清帝國宣布將原屬福建省的臺灣建省,並任命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清 法戰爭後,清帝國除持續加強臺灣的軍事防禦,並推動各項現代化交通建設。例如:修建基隆到新竹之間的鐵路、購置新式輪船通行兩岸、架設電報系統,以提升臺灣內外的交通運輸與訊息傳遞,成為臺灣邁向現代化發展的起點。

 

西方人來臺帶來的影響

清帝國統治後期,允許外國人士到臺灣從事商業、調查研究、外交工作和傳教等活動。

英國人斯文豪以外交官員的身分來到臺灣並深入山林,調查鳥類、蛙類及哺乳類等動物,發表多篇研究報告。臺灣許多新物種的發現,不少是以斯文豪命名。

開港通商後,外國傳教士來臺推動傳教事業,也讓西方文化再次影響臺灣社會。

馬雅各在臺灣南部傳教時,開設全臺第一座西式醫館,將醫病與傳教結合推展。

隨後,馬偕到臺灣北部以免費拔牙的方式傳教,創辦理學堂大書院,傳授現代教育科目,並設立淡水女學堂提倡女子教育。

傳教士在臺期間,因文化差異曾與民眾發生誤解或衝突,但隨著接觸頻繁,西方文化逐漸被大眾所了解。

 

0240102家鄉的生活03信仰與生活是非第一關 (20題)

0240102家鄉的生活03信仰與生活是非第二關 ( 5題)

 

0150103成為清帝國的領土02開港通商為什麼改變了臺灣的選擇第一關 (20題)

0150103成為清帝國的領土02開港通商為什麼改變了臺灣的選擇第二關 (12題)

 

0150103成為清帝國的領土02開港通商為什麼改變了臺灣的查成績

0150103成為清帝國的領土02開港通商為什麼改變了臺灣的回五上翰林社會

0150103成為清帝國的領土02開港通商為什麼改變了臺灣的回社會目錄

0150103成為清帝國的領土02開港通商為什麼改變了臺灣的 回五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旭子 的頭像
    旭子

    數位閱讀與測驗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