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原作「天涯地角」。
徐陵是南北朝有名的文人,自幼聰穎好學。他本是梁朝官員,陳霸先推翻梁朝自立為王,號陳武帝,徐陵於是任職於陳。國家的重要詔告文書,也多由徐陵起草。當時南方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民族,與北方甚少融合。直到東晉,因為政治重心南移,南方民族才擴大和北方漢族的接觸及融合。
梁朝末年,南方少數民族的首領被稱為「酋豪」或「洞主」,陳霸先在梁末時歷任西江督護、高要太守等職,與這些少數民族的領袖多有聯繫。所以陳霸先還在梁朝為相時,為鞏固在南方的統治權力,便命徐陵代為致書,邀請這些酋豪洞主及其子弟,到建康當官或做客,同時做為人質。徐陵在文中先寫如今天下無事,自己(陳霸先)位居相位,備極尊榮,追想故人,只可惜一在天涯,一在地角,相隔遙遠,思念卻不得見,因此盼故人或其子弟能來朝中遊宦做客。後來「天涯海角」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偏僻或相距遙遠的地方。
唐代中葉時的偉大文學家,韓愈,字退之。
他三歲時父親就死了,不久他的母親又死去。幼時依靠他哥哥韓會和嫂嫂鄭夫人過活。韓會有一個嗣子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紀比韓愈小一點。
後來韓會四十二歲的時候,因宰相元載的事,被貶為韶州刺史,不到幾個月就病死在韶州,這時韓愈只有十一歲,十二郎也很小。韓愈雖然有三個哥哥,但都很早離開人世。這時,繼承祖先後代的,只有韓愈和他的姪子十二郎兩個人,零丁孤苦,沒有一天分開過。
韓愈十九歲時自宣城前往京城,以後十年的時間中,只和十二郎見過三次面。當他正打算西歸和十二郎永遠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不幸十二郎就在這時死去了。韓愈知道了消息,悲痛欲絕,寫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人備了一些時下物品,從老遠的地方去致祭他。這篇祭文,一字一淚,令人讀來心酸。
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後人便把它引申成「天涯海角」這句話。
天涯海角
注音
ㄊㄧㄢ ㄧㄚˊ ㄏㄞˇ ㄐㄧㄠˇ
釋義:
「天涯海角」之「海」,典源作「地」。形容偏僻或相距遙遠的地方
近義:天南地北
反義:近在咫尺
語義說明:形容偏僻或相距遙遠的地方。
使用類別:用在「偏僻遙遠」的表述上。
例 句:
01他為了找尋失散的妻子,走遍了天涯海角。
02我希望能獨自駕著一艘船,流浪到天涯海角。
03這輩子我跟定你了,即使是天涯海角,我也要跟到底。
04網路世界無遠弗屆,縱然天涯海角,電子郵件立即可達。
05法網恢恢,一旦犯了法,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會被找到。
「天涯海角」及「天南地北」都可以指距離遙遠的地方。
但「天涯海角」側重於指地點的偏遠;「天南地北」側重於指地點相隔的遙遠。
辨似例句:
法網恢恢,一旦犯了法,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會被找到。
今日一別,可是天南地北,後會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