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推食
秦朝末年(秦二世),各國諸侯都紛紛起來反抗暴秦,當時韓王的後代韓信也帶了一把刀去從軍。起初投靠在項梁旗下,項梁死後,在項羽旗下做個小官,但未被項羽重用,因此不很得志。
後來韓信改投到漢王劉邦(即漢高祖,當時被項羽封為漢王)旗下,由於蕭何的雄薦,韓信被漢王重用了,設壇拜他為將。他不但替漢王搶占了很多地方,連楚國的龍且也被他所殺。項羽聽到這消息,便派人去勸他脫離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聯合反對漢王,分全國土地自立為主。
韓信對那位使者說:「我從前投效在霸王旗下,只不過官居郎中而已,項羽對我言不聽,計不用,所以我才投效漢王。漢王授給我上將軍的印綬,撥幾萬軍隊給我指揮,還親自脫下衣服給我穿,又將他吃的東西讓給我吃;我說的話他非常信任,我所訂的計策他照樣實行,因此我才有今天的成就和榮耀。人家這麼信任我,我寧死也不願背叛漢王的,請你替我答謝霸王吧!」
俗語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上級對屬下十分信任,則屬下亦必忠誠工作,絕無貳心。做人、交友,均應以真誠相持,信任不欺,方為正道。
這段故事見於史記淮陰侯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引申為「解衣推食」一句成語。用來形容在上位的人對待下屬能夠同甘共苦,穿衣吃飯都能與下屬相共,下屬有所正當需求,上司能夠從各方面滿足他的需要。現在也常用來形容以至誠待人的情形。
解衣推食
注音
ㄐㄧㄝˇ ㄧ ㄊㄨㄟ ㄕˊ
釋義
將衣食贈送他人,以示關懷之意。語本《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
將衣食贈送他人,以示關懷之意。 |
|
使用類別 |
用在「盡心待人」的表述上。 |
|
例 句 |
01 |
他解衣推食的善行,贏得許多人的敬仰。 |
02 |
王先生經常解衣推食地幫助一些孤苦無依的人。 |
|
03 |
響應冬令救濟活動,大家紛紛解衣推食,慷慨解囊。 |
|
04 |
許多人都曾受到他解衣推食的幫助,心中感激不已。 |
|
05 |
因為大家解衣推食,才讓這個貧困家庭得以度過難關。 |
|
06 |
這些解衣推食的善行,證明我們的社會還是充滿溫暖。 |
|
07 |
他心存仁厚,見到別人有困難就會解衣推食,完全不求回報。 |
|
08 |
因為班上同學的解衣推食,熱心幫助,王同學才能繼續求學。 |
|
09 |
他雖然不甚富裕,卻經常解衣推食,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 |
|
10 |
當年在軍中,老長官對我們確實是解衣推食,讓我們這些新兵感到無比溫暖。 |
辨識
反義:不聞不問,幸災樂禍,落井下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