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
P33
篇章導讀
本文選自《歐.亨利精選集》,敘述住在美國 紐約的兩個少年好友,分手時相約二十年後再見。一個留在紐約,後來成為警察;一個則投身西部,拚命追求財富。兩人二十年不見,因著一個口頭約定來到當年相約之地,情誼雖在,人事已非。作者精心安排場景,鋪陳對話,最後帶出意外的結局,讓人回味不已。
閱讀課文時,應注意幾點:一、文中各個人物的形象。二、作者針對意外結局所安排的伏筆。三、營造情節張力的反襯手法。
作者介紹
歐.亨利(O.Henry),本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國作家,以短篇小說聞名。生於西元一八六二年,卒於西元一九一○年,年四十九。曾任職於藥局、牧場、銀行、報館等,後因在銀行任職時的帳目出問題而坐牢三年,出獄後以寫作為業。
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多以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為題材,語言詼諧,構思獨到,尤以巧妙的結局最為人稱道。著有《愛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子》等,後人編有《歐.亨利短篇小說選》等各種精選集傳世。
P34~P41
譯者介紹
馮和平,四川省 酆(ㄈㄥ)都縣(今重慶市 豐都縣)人,民國四十三年生於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畢業,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 英語教學博士。曾任臺灣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副教授、慈濟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現已退休。
課文.注釋
一 一位值勤的警察大搖大擺的沿街走著,他威風凜凜①的姿態不是裝出來引人注目的,而是出於習慣,因為街上並沒什麼人在看他。此時已近晚上十點,寒風颼颼夾著雨絲,行人寥寥無幾。
二 警察身軀健壯,一面走一面挨家挨戶巡查,手上警棍舞得花俏熟練,目光警覺,還不時回頭張望平靜的街道,是個稱職的安全守護者。這一帶商家很早打烊,偶爾看到雪茄②鋪子或者通宵營業的簡餐店亮著燈光,但大多數的店門都關了。
三 街區巡到半途,警察忽然放慢腳步。昏暗的五金行前有個男子倚門站著,嘴上叼了一根還沒點火的雪茄。警察走向前去,男子急忙開口:
「沒事,警察先生。」男人一派從容的說:「我只是在等個朋友,這約會二十年前就訂下了,聽來有點稀奇是吧!那好吧!如果你想知道來龍去脈,我就說說。很久以前這裡是間餐館,叫『大喬』,是布萊迪開的。」
「那家店五年前就拆掉了。」警察說。
四 站在門口的男子劃(ㄏㄨㄚˊ)了根火柴把雪茄點燃,火光下閃過一張蒼白的臉,方下巴,眼光銳利,右眉邊上一道白色小疤,領帶夾是一顆大鑽石,鑲工很少見。
「二十年前的這天晚上,」男子說:「我和吉米.威爾斯在布萊迪的大喬餐館一起吃飯。吉米是我最好的朋友,他是世上最好的人。我們一起在紐約長大,情同手足,那時我十八歲,吉米二十歲。隔天早上我就要去西部闖天下了,想把吉米拖離紐約是不可能的,他把紐約當作全世界,覺得這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那天晚上我們相約,無論彼此境況如何,無論要跋涉③多少路途,二十年後的同一天、同一時間,還要在這兒碰面。我們那時琢磨④著,大概二十年過後,我們既已努力過了,命運也成定局了,無論變得如何都要來這兒碰面。」
五 「這挺有趣的,」警察說:「聽起來你們隔了好久才要見面,難道你離開後就沒有接到你朋友的音訊嗎?」
「嗯,有,我們通了一段日子的信,」男子說:「但一兩年後就失去聯繫。你知道,西部範圍相當大,我又一直東奔西跑。但我知道只要吉米活著,他就會來和我會面,他是世上最忠誠可靠的老朋友。只要我的老友出現,也就不枉我千里迢迢來這門口站上一晚。」
這個等人的男子掏出一隻小巧玲瓏的懷錶,錶蓋上鑲滿碎鑽。
「還差三分就十點了,」他報出時間,「上次我們在餐廳門口分手時,正好就是十點。」
「你在西部過得不錯吧?」警察問。
「沒錯!希望吉米過得有我一半好就好了,他是那種只會悶著頭苦幹的人,是好人一個。我可是要和那些老奸巨猾⑤、覬覦⑥我財富的人競爭,紐約的生活一成不變,然而在西部,人卻得在剃刀邊緣⑦求生存。」
六 警察轉著警棍,往前走了一兩步。
「我要走了,希望你的朋友一會兒就來了。如果他沒有準時抵達,你會立刻離開嗎?」
「倒也不會!」那人說:「我至少會等他半小時,只要吉米還活在世上,到時一定會出現的。再會了,警察先生。」
七 「晚安,先生。」警察說完,繼續踏上巡邏的路線,一面走,一面推推各家大門。
冷冽(ㄌㄧㄝˋ)的細雨落下,原本颳一陣停一陣的風如今呼嘯不停。寥落⑧的行人把衣領拉高,將手插入口袋,在淒風苦雨中匆匆趕路。而五金行門前的男子仍站著,他不遠千里來赴約,天知道年輕時的好友來或不來。他抽著雪茄,只是等著。
八 約莫等了二十分鐘,有個高大男子從對街快步走來。他身著長大衣,領子豎起蓋住耳朵,直接走向等人的男子。
「是你嗎?鮑伯?」他遲疑的問。
「吉米.威爾斯,是你嗎?」站在門前的人叫喚著。
「老天保佑!」來人大聲驚呼,彼此的手緊緊握住:「不錯,你是鮑伯,千真萬確,我就相信只要你活著,我一定能在這兒見到你。你看看,你看看,二十年真是好長一段時間。原來的店都不在了,鮑伯啊!真希望它還在,我們就可以再次共進晚餐。兄弟,西部的生活還好吧?」
「太棒了!我要的它都給我了。吉米,你變了好多,好像比我印象中還高了兩三吋。」
「二十歲後我又長高了一些。」
「吉米,你在紐約過得好嗎?」
「普普通通,我在市政府上班。來吧,鮑伯,帶你去一個我熟悉的地方,咱們好好敘敘舊。」
兩人勾肩搭背踏上街。西部來的人一派志得意滿,開始說起他的豐功偉業。另個人瑟縮⑨在大衣裡,興致勃勃的聽著。
九 轉角有家藥房燈還大亮著。來到光亮處,兩人不約而同轉身凝視對方的臉。
西部來的人突然停下,鬆開了手。
「你不是吉米.威爾斯!」他厲聲道:「二十年雖然長,但也沒長到讓一個人的鼻子從羅馬鼻變成獅子鼻。」
「但二十年的時間卻可以讓一個好人變成壞人。」
高個子說:「『滑頭⑩鮑伯』你已經被捕了。芝加哥警方想到你會來我們這兒,所以早就發電報通知我們,說想和你聊聊。你要是聰明的話,就乖乖跟我走。還有,在我們去警察局之前,有人要我交給你一張紙條,你可以靠著窗讀,這是威爾斯巡警要給你的。」
十 西部來的人打開遞給他的小紙條。開始讀時,手還穩穩的拿著,讀完時,手卻微微顫抖。紙條上的文字很簡短:
鮑伯:
我準時赴約,當你劃開火柴點燃雪茄的時候,我看到的那張臉卻是芝加哥警方通緝的人。不知怎麼的,我下不了手,只得到附近找了便衣警察來做這件事。
吉米
注 釋
① 威風凜凜 形容聲勢氣派,使人敬畏。 ② 雪茄 英語 cigar 的音譯,以菸葉捲成,較一般香菸粗而長。 ③ 跋涉 形容旅途的艱辛。跋,音ㄅㄚˊ,在陸地行走。涉,在水中行走。 ④ 琢磨 思考。 ⑤ 老奸巨猾 形容社會經驗豐富而極奸詐狡猾的人。 ⑥ 覬覦 音ㄐㄧˋ ㄩˊ,希望得到不該擁有的東西。 ⑦ 剃刀邊緣 指危險的處境。 ⑧ 寥落 稀疏。 ⑨ 瑟縮 蜷(ㄑㄩㄢˊ)縮身體。 ⑩ 滑頭 狡猾的人。 |
P42
鑑賞分析
主 旨 本文描寫一對分別在美國東西部發展的好友,歷經二十年的歲月後再次相會的過程。
結 構 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寫警察夜巡,既鋪陳場景,也刻畫警察的盡忠職守,為結尾的秉公執法埋下伏筆。第二部分(第三至七段)藉由警察與鮑伯的互動,交代二十年之約的始末。第三部分(第八段)寫便衣警察冒名相認,鮑伯則自誇在西部的成就。第四部分(第九、十段)寫鮑伯驚覺便衣警察並非老友吉米,情節急轉直下,最後以鮑伯被逮捕收尾。
寫 作 本文以人物的言行來推展情節,不僅透過對白推動故事發展,也有精心設計的細節,例如:將相遇的場景設定在打烊的商店前,黑暗使二人無法立即相認。兩次的光亮則使情節產生重大轉折,第一次的火柴光使警察認出鮑伯就是通緝犯,第二次的藥房燈火則讓鮑伯認出眼前的人並非吉米。此外,作者也以反襯手法形塑出立體的人物形象,鮑伯雖然是通緝犯,但信守約定,忠於友誼,最後卻因此自投羅網。吉米身為正直不阿(ㄜ)的警察,對朋友也能守信赴約,但因「情」與「法」不能兩全,最後還是選擇找人逮捕好友。作者使這兩位好友的關係,透過警察與通緝犯的形象兩相對照,製造出極大的衝突感。
看完文章後點點下面做個測驗吧
第一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二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三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四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五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六關測驗 (選擇27題)
P43~P44
問題思考
一、二十年前吉米與鮑伯訂下了什麼約定?二十年後他們各有什麼變化?
二、作者在小說中安排了哪些伏筆暗示鮑伯是通緝犯?
三、你認為不守法的鮑伯為什麼能守約?如果你是警察吉米,面對好友是通緝犯,你會怎麼做?請說一說你的想法。
應用練習
一、文意理解:讀過課文之後,請回答下列問題,將正確答案填入( )中。
( )1. 根據本文,吉米不親自逮捕鮑伯,而假手便衣警察的原因為何? (A)鮑伯身材高大,吉米沒把握能加以制伏 (B)鮑伯十分信任吉米,讓吉米一時下不了手 (C)吉米認為逮捕通緝犯不在他的工作範圍內,應轉交專人處理 (D)吉米為人寬厚,想把逮捕通緝犯的功勞歸諸他人。
( )2. 根據本文,鮑伯是藉由什麼線索而識破眼前的人並非吉米? (A)對方的身高比吉米高了兩三吋 (B)對方說話的聲音比吉米低沉很多 (C)對方的鼻子外形與吉米不同 (D)對方的髮色與吉米差異甚大。
( )3. 「西部來的人打開遞給他的小紙條。開始讀時,手還穩穩的拿著,讀完時,手卻微微顫抖。」關於這段文字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鮑伯的手穩穩的拿著紙條,可見他無懼法律制裁的傲慢 (B)鮑伯讀紙條時發現自己的刑期非常重,所以嚇得手不斷顫抖 (C)鮑伯一邊讀一邊思索如何逃脫,所以手部動作有了細微的變化 (D)鮑伯沒想到是吉米通報警方抓他,雙手因震驚而發抖。
( )4. 關於文中吉米的形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足智多謀,刻意與通緝犯交談許久,從中套出對方犯案的證據 (B)做事盡責,在寒風颼颼的天氣,仍挨家挨戶仔細巡查 (C)沉穩內斂,發現老友是通緝犯,沒有立刻揭露自己的身分 (D)公私分明,即使老友是通緝犯,仍通知便衣警察前來逮捕。
( )5. 關於本文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利用人物感情衝突製造情節高潮—兩位有情有義的朋友竟相互背叛,斷絕關係 (B)轉折點安排巧妙—正當兩人歡喜相會時,吉米突然以警察身分逮捕鮑伯 (C)描寫人物刻意製造前後對比的效果—吉米一開始盡忠職守,最後卻徇私枉法 (D)結局出人意料—好友二十年後終於相聚,情節卻急轉直下,令人震驚。
P45~P47
二、閱讀測驗:請先閱讀文章,再回答下列問題。
生涯規畫的困難,就是在面對不可知的未來進行抉擇。它很像是一趟異國的美食冒險之旅,只有吃過才知道你會不會後悔。
有一次我跟家人去日本旅遊,很想避開觀光客去的餐廳,品味一下當地最熱門的特色料理。我們離開了車站和觀光地點,找到一家網路上介紹的知名餐廳,跟著一群日本人排在人龍裡。我們用手抄的三十句旅遊經典日語要到一張四個人的桌位,服務生端來茶水和菜單,最困難的猜謎遊戲就此開始。
菜單上全是日文,偶然間雜漢字,勉強知道揚物是炸的、鍋物是火鍋、定食是套餐,其他絕大部分都靠稀稀落落的漢字去猜,至於分量與口味,更是完全憑臆測①。我們四大口共點了六道菜,上菜以後兩道菜令人喜出望外,四道完全猜錯,一道太酸,一道加了黏黏稠稠的納豆沒人敢吃,另外兩道菜確實別有風味。
我們快樂的吃了四道菜,另外兩道各勉強吃了一半,結果還有人沒吃飽。我們不敢再冒險,跑到火車站買了一個看得見內容物的便當分著吃,結束了這一趟日式料理冒險之旅。不過,沒有人後悔。不冒險,就不可能有驚喜,生活將永遠都在重複你早已過度熟悉而漸感乏味的一切。
生涯發展原本就是冒險,連聰明絕頂的賈伯斯也避不開這個事實。他曾說自己運氣很好,年輕時候就知道愛做什麼。不過,他也曾迷惘過。
十八歲那年,他為了替養父母省錢而從大學休學,「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念大學對我有什麼幫助」。之後他在大學校園旁聽了一年多,十九歲時去一家電玩設計公司工作了幾個月,就辭職去印度尋找「精神上的啟蒙」,還一度想要住在日本禪寺裡。直到二十一歲創立蘋果電腦公司,才比較確定自己要幹這一行。
所以,賈伯斯應邀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時,他強調的不是「我很幸運」,而是人生要勇於冒險:「你無法預知生命中點點滴滴的際遇,將來會如何串在一起,唯有走過之後,你才會知道要如何串聯它們。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零零碎碎累積起來的經驗與能力,將來總是有辦法把它們串接在一起。」
這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賈伯斯的產業嗅覺和人生經驗總結,所以他還是建議學生,面對不可知的未來,要勇敢的憑直覺和自己的愛好去學習、發展和冒險:「你們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時間去照別人的意思過活」、「別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是,要勇於聽從你的內心和直覺,它們多少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賈伯斯的建議其實很務實,只要勇敢的憑直覺去探索、學習,歷練多了,興趣就會越來越廣,也可以培養出一些擅長的能力。興趣與能力越多元,進入職場後越容易把它們跟工作串在一起。如果你患得患失②,一心只想「選對跑道,省十年冤枉路」,反而可能因此畏首畏尾③不敢嘗試,以至於只有狹隘的能力和興趣,甚至根本沒有值得你去串接的興趣和能力。
─節選自彭明輝〈你怎麼知道該選什麼?〉
【注釋】
①臆測:憑主觀的意思推測。
②患得患失: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在得到以前怕得不到,得到以後又怕失去。
③畏首畏尾:做事顧慮多,十分戒慎恐懼的樣子。
( )1. 根據本文,作者從「日式料理冒險之旅」中得到的體悟為何? (A)做事要預先規畫,減少損失 (B)冒險豐富了生活,帶來驚喜 (C)旅行能拓展視野,增廣見聞 (D)美食可激發動力,學習語言。
( )2. 根據本文,賈伯斯是透過什麼方式來確定自己想要的工作? (A)根據在大學所學的專業技能,挑選適合自己的行業 (B)接觸世界各地的不同行業,體驗多元的職場文化 (C)投入大量的時間鑽研工作,從中培養對工作的熱忱 (D)多方嘗試,從累積經驗的過程中找尋喜愛的事物。
( )3. 賈伯斯:「你們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時間去照別人的意思過活。」這句話的主要含義為何? (A)生命有限,我們要主宰自己的人生 (B)人生苦短,要懂得及時行樂 (C)當局者迷,要能虛心請教他人 (D)機會有限,追逐夢想要積極尋求捷徑。
P48~P49
延伸探索
愛的禮物 歐.亨利
一元八毛七,這就是黛拉全部的積蓄了。為了幫心愛的吉姆買一份像樣的聖誕禮物,幾個月以來,黛拉與雜貨店、蔬果店、肉販討價還價,盡可能的存下每一分錢,卻只得到這個寒酸的結果。明天就是聖誕節了,無計可施的黛拉倒在破舊的小沙發上哭了起來。
啜泣了好一陣子,黛拉突然靈機一動,她走到鏡子前方一站,眼中閃著光芒,臉色卻變得蒼白。
黛拉手腳俐落的放下頭髮,垂到膝蓋的棕色長髮像一道閃閃發亮的小瀑布,濃密而美麗—黛拉的長髮與一隻吉姆祖父傳下來的金色懷錶,是家中僅有的兩件寶物。
黛拉迅速盤起長髮,飛奔出門,來到假髮鋪,毫不猶豫的把一頭美麗的長髮賣了二十元。接下來的兩小時,黛拉四處尋找吉姆的禮物,她逛了一家又一家的商店,終於在最後一刻找到滿意的禮物:一條漂亮的白金錶鍊,二十一元,搭配吉姆的金色懷錶恰恰好。
黛拉帶著禮物匆匆趕回家,先前的興奮之情逐漸褪回謹慎和理智。她拿出捲髮鐵鉗,小心翼翼的梳理剪短的頭髮,讓它們一小捲一小捲的緊貼著頭皮。四十分鐘後,滿頭鬈(ㄑㄩㄢˊ)髮的黛拉盯著鏡子裡的倒影,無比仔細的審視自己的模樣。
「上帝保佑。」黛拉喃喃細語:「請讓吉姆仍然覺得我漂亮。」
七點鐘,晚餐準備好,吉姆該回來了。黛拉把錶鍊握在手心,坐在靠近門口的桌旁等待著。門打開,吉姆走了進來。他看見黛拉的頭髮了。吉姆沒說什麼,只是目不轉睛的盯著黛拉,臉上掛著的表情不是憤怒、不是驚訝、不是反對、不是害怕,不是黛拉能讀懂的任何一種情緒。
黛拉站起身子走向吉姆,她哭著說:「親愛的吉姆,別用那種表情看我。我把頭髮賣了,買了好棒的禮物給你。頭髮會再長的,你不介意吧?我的頭髮長得很快,真的。你說聲『聖誕快樂』吧!我們要開開心心的。」
「你把頭髮剪掉了?」吉姆吃力的問,彷彿他絞盡腦汁後仍無法理解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剪了,賣了。你還會像從前那樣喜歡我吧?就算剪了頭髮,我還是我啊,不是嗎?」
吉姆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他把黛拉緊緊擁進懷中,並從外套口袋掏出一個包裹放在桌上。
「別誤會了,寶貝。」吉姆說:「無論是換髮型、剪頭髮或者換一種洗髮精,我對你的愛都不會減少一分一毫。打開禮物看看吧,或許你就能明白我剛才為什麼會露出那種表情。」
黛拉拆開繩索與包裝紙,頓時高興的驚叫,接著卻大哭了起來。
包裹中是一組黛拉夢寐以求的美麗髮飾,由純玳(ㄉㄞˋ)瑁(ㄇㄟˋ)製成,再加上珠飾鑲邊,顏色正好匹配她的棕色長髮。黛拉曾在商店櫥窗前看得捨不得離去,她知道這組髮飾有多昂貴,她從不敢奢求能擁有它們。
現在她擁有了這組髮飾,所能搭配的頭髮卻不在了。
「吉姆,我的頭髮長得很快。」黛拉把禮物擁進懷中,淚眼婆娑的笑著說。接著,她像一隻被火燙著的小貓般跳了起來,對了!吉姆還沒見到他的禮物呢!
黛拉攤開手掌,滿心熱切的將錶鍊交給吉姆。「看起來很棒吧?我為它找遍了整座城市。趕快把你的錶拿出來,我想看看它們搭配起來的樣子。」
吉姆跌坐在沙發上,雙手枕著頭,露出微笑。
「親愛的,我們暫時把禮物收起來吧—為了買髮飾給你,我把懷錶賣了!」
想一想 1.「啜泣了好一陣子,黛拉突然靈機一動,她走到鏡子前方一站,眼中閃著光芒,臉色卻變得蒼白。」根據本文,為什麼黛拉看著鏡中倒影時,臉色會變得蒼白? 2.根據本文,你覺得題目「愛的禮物」指的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