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竹枝詞選
P7
篇章導讀
本課兩首詩皆為竹枝詞,選自《裨(ㄆㄧˊ)海紀遊》,標題為編者所加。〈鹿耳門〉一詩描寫鹿耳門一帶濱海沙洲所形成的天然屏障,呈現此地的險要形勢。〈蔗田〉一詩則描寫廣大的甘蔗田景觀,以及收成的盛況與喜悅。
閱讀課文時,應注意幾點:一、〈鹿耳門〉一詩敘寫的特殊地理形勢。二、〈蔗田〉一詩描寫的甘蔗豐收景象。三、竹枝詞表現的風土民情。
作者介紹
郁永河,字滄浪,清 浙江省 杭州府 仁和縣(今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詳。曾在福建省 福州府(今福州市)擔任官府幕僚。
郁永河工於詩文,作品富寫實精神,《裨海紀遊》為其代表作。此書為其來臺採硫後所撰,書中除了以日記體記錄在臺的所見所聞,亦藉由竹枝詞描寫當時臺灣的開發概況,以及原住民的風俗習慣,是研究臺灣歷史的重要文獻。
P8~P9
課文.注釋
- 鹿耳門①
鐵板沙②連到七鯤③,
鯤身激浪海天昏。
任教④巨舶⑤難輕犯,
天險生成鹿耳門。
注 釋
① 鹿耳門 位於今臺南市 安南區,為明 清時期船隻進出臺江內海的重要港口航道。因當時兩側有沙洲環繞,狀似鹿耳,故稱鹿耳門。 ② 鐵板沙 一種堅硬的暗灘,船隻碰撞就會破裂進水。 ③ 七鯤 指臺江內海外圍的七座沙洲。「鯤」是一種古代傳說中的大魚,下文「鯤身」則因沙洲狀似大魚的背部而得名,也作「鯤鯓」。 ④ 教 音ㄐㄧㄠˋ,使、讓。 ⑤ 舶 音ㄅㄛˊ,大船。 ▲ 本頁插畫參考自清代《康熙臺灣輿圖》南部區域 |
- 蔗 田
蔗田萬頃碧萋萋①,
一望蘢蔥②路欲迷。
綑載都來糖廍③裡,
只留蔗葉餉④群犀⑤。
注 釋
① 萋萋 草茂盛的樣子。 ② 蘢蔥 草木青翠茂盛的樣子。蘢,音ㄌㄨㄥˊ。 ③ 糖廍 臺灣早期的糖廠。廍,音ㄅㄨˋ。 ④ 餉 音ㄒㄧㄤˇ,供給食物。 ⑤ 犀 此指牛。 |
P10
鑑賞分析
主 旨 本課兩首詩皆為作者記敘其來到臺灣時所見的景象,呈現臺灣當時的自然與人文風貌。〈鹿耳門〉一詩描寫鹿耳門一帶的特殊地形,〈蔗田〉一詩則描寫豐收的蔗田風光。
結 構 〈鹿耳門〉第一、二句先描寫鹿耳門的地理環境,第三、四句再讚嘆其因險要地勢而形成的戰略地位。〈蔗田〉第一、二句先呈現蔗田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第三、四句再敘述人們收割甘蔗後運送至糖廠,以及用蔗葉餵牛的情形。
寫 作 〈鹿耳門〉先以連綿的「鐵板沙」與「七座鯤身」,點出鹿耳門的險峻形勢,再以「激浪」、「海天昏」,呈現巨浪激盪的動態感,強化此地堅不可摧的形象。最後則用「巨舶」也難以「輕犯」,凸顯其天險之勢。〈蔗田〉先以「萋萋」、「蘢蔥」寫出甘蔗生長茂盛的樣子,再以「萬頃」、「路欲迷」極寫蔗田面積龐大的景觀。接著用「綑」、「載」的動作,簡潔明快的寫出農人的收割情形。最後由人及物,藉牛隻享用蔗葉的情狀,展現豐收之樂。二詩自然樸實,用語通俗流暢,臺灣風情躍然紙上。
素 養 透過本課兩首詩的生動描寫,我們得以遙想臺灣昔日的風采,儘管詩中提及的地形風貌與經濟型態,如今均已發生巨大轉變,仍可加深我們對這塊土地的認識與情感。
看完文章後點點下面做個測驗吧
第一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二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三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四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五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六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七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八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九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十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十一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十二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十三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十四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十五關測驗 (選擇 3 題)
P11
問題思考
一、〈鹿耳門〉一詩中,呈現鹿耳門的哪些地理特色?這些地理特色如何造成天險之勢?
二、〈蔗田〉一詩中,作者以「路欲迷」形容蔗田的景觀,你認為其中蘊含的意義為何?
三、本課兩首詩介紹了昔日臺灣的風貌,而臺灣發展至今,各地皆有其重要的地理特徵與物產,如果外縣市的友人來拜訪,你會介紹哪些在地特色呢?請與同學分享,並說明其特別之處。以下列舉數例提供參考:
桃 園 主要地形為丘陵與台地,境內的拉拉山因霧氣濃重、氣溫低,盛產水蜜桃。 彰 化 主要地形為平原與台地,是重要的葡萄產地,其中以巨峰葡萄最知名。 臺 南 主要地形為平原,因地勢平坦而適合農作,重要物產有玉井芒果、麻豆文旦等。 臺 東 主要地形為山脈與縱谷平原,重要物產為釋迦,是當地主要的經濟果樹。 |
P12~P13
應用練習
一、文意理解:讀過課文之後,請回答下列問題,將正確答案填入( )中。
( )1. 〈鹿耳門〉:「鐵板沙連到七鯤,鯤身激浪海天昏。」關於這段詩句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指出鹿耳門一帶因為有堅硬的鐵板沙,所以鯤魚時常擱淺於此地 (B)說明鹿耳門一帶沙洲數量眾多,彷彿從海口一路綿延到天邊 (C)描寫鹿耳門外鯤魚戲水以致海浪滔天的景象,暗示鯤魚的體型巨大,可能帶來凶險 (D)呈現鹿耳門的地理特色,以及沙洲激起巨浪的景象。
( )2. 〈鹿耳門〉:「任教巨舶難輕犯,天險生成鹿耳門。」關於這段詩句的含義,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鹿耳門地勢陡峻,沿海貿易的巨型商船停泊時往往險象環生 (B)鹿耳門是天然形成的險要之地,任使巨大的船艦也難以輕易進犯 (C)鹿耳門地處蠻荒尚未開化,來往船隻多不願進入以避免危險 (D)鹿耳門擁有鬼斧神工的天然美景,行經此地的遊船都會停下來欣賞。
( )3. 〈蔗田〉:「蔗田萬頃碧萋萋,一望蘢蔥路欲迷。」關於這段詩句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蔗田占地遼闊,阻礙人車通行,造成生活不便 (B)蔗田一望無際,數大便是美的景致令人著迷,故時常成為繪畫題材 (C)蔗田青翠茂盛,可見農人收成豐足,處處欣欣向榮 (D)蔗田過於茂密,使農人收割甘蔗時經常在田裡迷路。
( )4. 〈蔗田〉:「綑載都來糖廍裡,只留蔗葉餉群犀。」關於這段詩句的含義,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詳細敘述甘蔗採收的方法,以及糖廠製糖的過程 (B)描寫甘蔗收穫的情形,表現豐收的忙碌與喜悅 (C)感嘆農人即便收穫豐碩,仍不願善待辛勤工作的牛隻 (D)說明農人收成後只分配到蔗葉,凸顯糖廠對他們的壓榨。
( )5. 關於本課兩首詩共同的寫作特色,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選項 |
項 目 |
共同特色 |
(A) |
描寫手法 |
二詩皆以倒敘手法,回憶渡海來臺的見聞 |
(B) |
修辭技巧 |
二詩皆使用頂真法,表現迴環往復的詩意 |
(C) |
詩作風格 |
二詩皆風格樸實,自然流暢,呈現臺灣風貌 |
(D) |
記敘角度 |
二詩皆透過移民來臺的角度,記敘所見所聞 |
P14~P15
二、閱讀測驗:請先閱讀圖文,再回答下列問題。
視海水自深碧轉為淡黑,回望澎湖諸島猶隱隱可見,頃之①,漸沒入煙雲之外,前望臺灣諸山已在隱現②間。更進,水變為淡藍,轉而為白,而臺郡山巒畢陳③目前矣。迎岸皆淺沙,沙間多漁舍,時有小艇,往來不絕。望鹿耳門,是兩岸沙角環合處,門廣里許,視之無甚奇險,門內轉大。……蓋鹿耳門內浩瀚之勢,不異大海,其下實皆淺沙,若深水可行舟處,不過一線,而又左右盤曲,非素④熟水道者,不敢輕入,所以稱險。 ──節錄自郁永河《裨海紀遊》 【注釋】 ①頃之:不久、短時間。 ②隱現:忽隱忽現、隱約顯現。 ③畢陳:全部陳列出來。此指全部展現出來。 ④素:平日的。
▲郁永河來臺路線圖 |
( )1. 根據「郁永河來臺路線圖」,文中描寫的「更進,水變為淡藍,轉而為白,而臺郡山巒畢陳目前矣」,最有可能是郁永河在下列哪一段路程中的見聞? (A)甲 (B)乙 (C)丙 (D)丁。
( )2. 根據本文中郁永河所見的水域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水域顏色隨天候而變化,陰天時的水色較晴天深濃 (B)水流速度受水域深淺影響,淺水區流速較為湍急 (C)越接近臺灣本島,水域的顏色就變得越發淺淡 (D)不同流域可見不同生態,水域越淺則可見的水族生物越多樣。
( )3. 根據本文,可知郁永河對鹿耳門的初步印象為何? (A)出入口不甚寬廣,亦不覺得有什麼奇特險怪之處 (B)即將進入廣闊幽深有如大海的水域,感到戰戰兢兢 (C)見其地勢雄偉壯闊,油然生起敬畏之心 (D)看見許多漁舍及往來船隻,不禁讚嘆當地漁業的繁榮。
( )4. 根據本文,下列何者是郁永河認為鹿耳門地勢險要的主因? (A)近海之處多暗礁與急流,航行其上,易有意外之災 (B)多為淺水沙地,航道狹窄曲折,船隻容易擱淺 (C)只有一條航道可供船隻通行,往來容易發生碰撞事故 (D)地形複雜,氣候多變,船隻十分容易迷航。
P16~P17
延伸探索
車過枋(ㄈㄤ)寮 余光中
一
雨落在屏東的甘蔗田裡
甜甜的甘蔗甜甜的雨
肥肥的甘蔗肥肥的田
雨落在屏東肥肥的田裡
從此地到山麓①
一大幅平原舉起
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
長途車駛過青青的平原
檢閱牧神②青青的儀隊③
想牧神,多毛又多鬚
在哪一株甘蔗下午睡
二
雨落在屏東的西瓜田裡
甜甜的西瓜甜甜的雨
肥肥的西瓜肥肥的田
雨落在屏東肥肥的田裡
從此地到海岸
一大張河床孵(ㄈㄨ)出
多少西瓜,多少圓渾的希望
長途車駛過纍(ㄌㄟˊ)纍的河床
檢閱牧神纍纍的寶庫
想牧神,多血又多子
究竟坐在哪一隻瓜上
三
雨落在屏東的香蕉田裡
甜甜的香蕉甜甜的雨
肥肥的香蕉肥肥的田
雨落在屏東肥肥的田裡
雨是一首溼溼的牧歌④
路是一把瘦瘦的牧笛
吹十里五里的阡阡陌陌
雨落在屏東的香蕉田裡
胖胖的香蕉肥肥的雨
長途車駛不出牧神的轄區
路是一把長長的牧笛
四
正說屏東是最甜的縣
屏東是方糖砌成的城
忽然一個右轉,最鹹最鹹
劈面⑤撲過來
那海
—出自《白玉苦瓜》
【注釋】
① 山麓:山腳。麓,音ㄌㄨˋ。
② 牧神:即希臘神話中的牧羊神潘恩,外形半人半獸,長著人的頭和上半身,山羊的腿、角和耳朵,喜愛喧鬧和玩樂,善於吹奏排笛,充滿活潑的生命力。他掌管森林、田地和牲畜,既是牧神,也是森林之神。
③ 儀隊:為迎送貴賓而組成的表演隊伍。
④ 牧歌:泛指以田野生活情趣為題材的詩歌和樂曲。
⑤ 劈面:迎面,此有突然出現在眼前的驚愕之意。
想一想 1.請找一找本詩中有哪些重複的句型,並說明其所營造的效果為何? 2.作者既然說「屏東是最甜的縣」,為什麼詩末又以「最鹹最鹹的海」作為結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