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0201唐山來的拓荒客

01清代的統治與開發

 

  隨著鄭氏時代的結束,臺灣從此納入清朝的版圖。渡海來臺的漢人,在開墾的過程中,克服了種種阻礙,讓臺灣的農業和商業逐漸興盛,也帶來漢人傳統的社會文化與宗教信仰。

  清代設立許多種類的學校,培育優秀人才,磺溪書院就是其中之一。(臺中市 大肚區)

 

統治措施

  西元1684年,臺灣納入清朝版圖。最初,清廷在臺灣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管轄,以下畫分為三縣。後來,隨著移民逐漸往北開發,又陸續增設縣、廳等行政組織以加強控制。

  清廷統治臺灣初期,採取消極的治理政策,主要目的在防止臺灣再次成為反清的基地。因此,清廷頒布了許多限制漢人來臺的規定。

 

清代申請渡臺的人民,政府會發給驗票單,出入臺灣港口都需要驗票。

 

  例如:必須經過政府批准才能來臺,來臺者也不得攜帶家人等。雖然清廷有種種的限制,但是福建、廣東一帶許多生活貧困的居民,仍然冒險偷渡,使得臺灣 漢人的數量不斷增加。

 

渡海來臺的漢人要面對種種限制及危險,例如:途中可能遭遇風災;上岸後,可能會有水土不服或感染疾病的狀況。但許多漢人仍然不顧危險,偷渡到臺灣。

 

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

  這是臺灣早期的俗語,意思是「十個人要去臺灣,有六個人會死在渡臺的過程,只有三個人可以渡臺成功,其中一個人可能因為太過艱險,打消渡臺的念頭,而折返故鄉。」說明當時先民渡海來臺的過程非常艱辛,即使順利來到臺灣,也會面臨生病或衝突。

 

移民社會

  清廷統治臺灣,無法有效維護社會秩序,加上官員的腐敗和壓迫,引發人民集體反抗官府的事件,稱為「民變」。清代的民變發生頻繁,其中以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事件較為重大。

 

朱一貴事件 (西元1721~1722年)

  朱一貴,福建 漳州人,從中國大陸到臺灣後,以養鴨為生,人稱「鴨母王」。西元1721年,官府壓迫人民,引起民怨。朱一貴率眾起兵反清,攻下臺灣府城。後來內部發生衝突,地方人士起來反抗他們,加上清廷派大軍來臺鎮壓,事件才平定。

位於高雄市內門區的朱一貴紀念碑與石雕像。

 

林爽文事件 (西元1786~1788年)

  林爽文,福建 漳州人,渡海來臺後成為反清組織的領導人。西元1786年,由於官府追捕反清組織成員,於是,林爽文率眾反抗官府,攻下彰化城、諸羅城(今嘉義市)等地。清廷動用十餘萬軍隊,加上地方人士的協助才平定,是清代 臺灣規模最大的民變。

林爽文事件後,清廷為了表揚有功人員所設立的石碑。(臺南市 中西區 赤崁樓)

 

戴潮春事件 (西元1862~1865年)

  戴潮春,彰化縣 四張犁(今臺中市 北屯區)人,是地方自衛組織的領導人,後來也成立地方反清組織。由於組織發展快速,成員聚眾鬧事,促使官府展開鎮壓行動。西元1862年,戴潮春率眾起事,聲勢浩大,清廷派兵渡臺,配合地方人士,南、北夾擊,歷經四年才平定,是清代 臺灣歷時最長的民變。

 

  清代 臺灣的移民,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福建和廣東兩省。同宗或同鄉的人結伴來臺後,大多聚居一處。這些來自各地的移民群體,由於語言、風俗、習慣有明顯的差異,相處時難免會發生誤會與爭執;有時為了爭奪土地、水源等,也會發生衝突。不同群體爆發的武裝衝突事件,稱為「械鬥」,例如:閩 粵(ㄩㄝˋ)械鬥、漳 泉械鬥。當時,「民變」與「械鬥」的頻繁發生,導致社會動盪不安。

 

1.臺北市 芝山岩的隘(ㄞˋ)門,是漳  泉械鬥時,由漳州人興建的防禦措施。

2.西元1841年,在臺的清廷官員有感於閩、粵,以及原住民族等族群之間爭鬥不休,故樹立「同心赴義」石碑,期許大家放下恩怨,團結一致。(高雄市 旗山區)

3.來自中國大陸不同的移民群體,因為對畫分的土地界線有疑慮,以及水源分配不均等問題,而時常發生摩擦與爭執。

 

農業開墾與水利建設

  清代來臺灣的漢人,有的攜帶大量資金,招募農民開墾大片土地;有的資金較少,則以合作的方式墾荒。當時想要開墾的人,必須向政府申請許可證照,才可以進行開墾。例如:開墾宜蘭平原的吳沙和開墾新竹東南地區的姜秀鑾。

  漢人在開墾時,經常侵犯到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清廷因此特別畫設界線,以隔離漢人和原住民族,避免雙方發生衝突。後來,漢人違法越界開墾的情形愈來愈多,迫使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

 

1.清代時,吳沙帶領來自福建 漳州、泉州,以及廣東等不同群體的移民一起合作,逐步開墾宜蘭平原。

2.廣東籍的姜秀鑾與福建籍人士合作,把移民組織起來,開墾新竹東南一帶丘陵地區,並設置辦公場所──金廣福公館。(新竹縣 北埔鄉)

 

  隨著拓墾面積的擴大,漢人對灌溉用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於是積極興建大規模的水圳。例如:瑠公圳、八堡圳和曹公圳等,都是當時著名的水利建設。

  雖然漢人開墾時遭遇許多困難,但還是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和勤儉刻苦的精神,將臺灣逐漸開發成稻米、蔗糖生產的重鎮。

 

3. 圖中的紅線、藍線是清廷用來隔離漢人與原住民族居住地所畫設的界線,但隨著漢人拓墾範圍的擴大,界線不斷往山裡移動,由新界線可看出,原住民族的生活空間逐漸縮小。

 

郭錫瑠興建的瑠公圳,是清代 臺北盆地最重要的灌溉渠道。

施世榜興築施厝圳,也就是後來的彰化 八堡圳,是清代全臺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曹謹興築的曹公圳已有百餘年歷史,到現在還是高雄地區農業用水的主要輸水渠道。

 

商業活動

  清代 臺灣除了內部的商業活動外,也將盛產的稻米與蔗糖銷往中國大陸,並從中國大陸進口藥材、五金、建材、布匹等日常用品。由於當時貨物往來頻繁,使得臺灣與中國大陸通航的港口,如北部的艋舺(今臺北市 萬華區)、中部的鹿港(今彰化縣 鹿港鎮)、南部的府城(約今臺南市)等地,快速繁榮起來,俗稱「一府二鹿三艋舺」。

1.由於航運發展、貨物往來頻繁,使得府城、鹿港、艋舺成為清代 臺灣三大港口市鎮。

 

  漢人的辛勤開墾和用心經營,不但使臺灣的農業快速發展、商業活動日漸興盛,也奠定漢人社會的穩固基礎。

清初在臺 漢人的謀生方式

  清初來臺的移民,不少人是因家庭經濟不好才渡海來臺,而受限於清廷的禁令,來臺者大多是單身的男人(俗稱:羅漢腳)。他們初到時唯一的資產就是自己的體力,生意人便僱用他們從事搬運貨物等工作,港口也就成了謀生的第一站。

  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也會到港口來進行交易,賺到錢後,回程也會帶一點進口的商品,因而形成清初的商業行為。

 

是非第一關(25題)

是非第二關(26題)

 

選擇第一關(25題)

選擇第二關(25題)

選擇第三關(20題)

 

 

查成績

回五下康軒社會

回社會目錄

回五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