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鍊
題解
本文節選自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集,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法國文學中膾炙人口的名篇。小說創作於西元一八八四年,當時的法國動盪不安,社會風氣奢靡腐敗,上流社會夜夜笙歌,平民百姓也感染了虛榮的心態,對奢靡生活嚮往不已。莫泊桑藉由本文帶領讀者窺看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面貌與縮影,在出人意表的結局中,揭示愛慕虛榮、浮華不實的害處。
作者介紹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法國人。生於西元一八五○年,卒於西元一八九三年,年四十三。曾任職於法國海 軍部及教育部,三十歲那年發表短篇小說脂肪球震驚文壇,因而辭去工作專心寫作。他擅長以冷靜客觀的眼光,在平凡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寫作題材,描繪眾生百態,尤其能深入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著有小說女人的一生、兩兄弟、我的叔叔于勒等。
譯者介紹
呂佩謙,國立中央大學法 文系畢業,法國圖 魯斯第二大學 語言科學系博士班研究。翻譯作品曾入圍臺灣法語譯者協會主辦之文學類翻譯獎項,譯有環遊世界八十天、從地球到月球等書。
課文與注釋
有些女孩長得迷人又漂亮,卻像命運錯誤的安排般出生在小職員家庭—瑪蒂爾,就是其中之一。她沒有嫁妝,沒有財產可繼承,沒有任何方法讓地位顯貴又有錢的男人來結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只得任人作主,和教育部的一名小辦事員結了婚。
瑪蒂爾一直悶悶不樂,她覺得自己是為打扮而生的,生來就該享受所有精緻和奢侈的事物,因此無時無刻不感到痛苦。畢竟沒有好看的服裝、沒有珠寶,什麼都沒有。住屋的簡陋、牆壁的老舊、磨損的椅子、醜陋的布疋,樣樣使她難過。
|
|
松雞 背部有白褐黑色斑紋,腹部白色,雜以黑斑。生長於寒地,產於歐洲及西伯利亞等處。 |
鱒魚 一種常見的食用魚。體具黑斑,身披細小鱗片,口大齒利,肉質鮮美。 |
晚餐時,坐在對面的丈夫羅塞勒掀開大湯碗的蓋子,高興地說:「哇,是蔬菜肉湯!我沒嘗過比這更美味的了!」此時,她腦中浮現的卻是精美的晚餐、發亮的銀器,還有賓客一邊吃著粉紅鱒魚和松雞翅,一邊輕聲的細語交談。
瑪蒂爾有位富有的女性朋友簡妮,是從前寄宿學校的同學,但她並不想前去拜訪,因為回來後總感到痛苦—由於悲傷遺憾,由於絕望哀痛,她會一連好幾天整日哭泣。
一天晚上,羅塞勒神色得意地回到家,手裡拎著一個大信封,說:「喏,這個給你。」瑪蒂爾趕緊撕開信封,抽出一張請帖,上面寫著—
國民教育部部長喬治韓波諾暨夫人恭請羅塞勒先生夫人,
光臨一月十八日星期一於本部官邸所舉辦的晚會。
瑪蒂爾的反應不像丈夫預期的那樣高興,反倒把邀請卡丟在桌上,低聲埋怨道:「你給我這東西做什麼?」
「親愛的,我以為你會開心的。你從沒出門玩過,我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拿到,晚會上全都是些大人物。」
瑪蒂爾惱怒地看了丈夫一眼,不耐煩地說:「你叫我穿什麼去?」羅塞勒沒有想到這點,囁嚅道:「你穿去劇院的那套禮服就很適合……」話還沒說完,兩顆斗大的淚珠,從妻子眼角朝著嘴邊慢慢滑下,他忙不迭地問道:「你這是怎麼了?怎麼了?」
瑪蒂爾使勁抑下傷痛,擦拭濡溼的臉頰,一面平靜以對:「我沒事。只不過我沒有像樣的衣服可穿。你若有同事的太太比我穿得體面些,就把邀請卡給他。」羅塞勒感到惋惜,接著問:「瑪蒂爾,一件既得體,你以後也有其他機會能穿的一套禮服,大概要多少錢?」
瑪蒂爾思索了幾秒鐘,盤算了一下,遲疑地答道:「我說不上精準的數目,但四百法郎應該夠了。」羅塞勒臉色有點發白,因為他恰巧存了四百法郎要用來買支槍,準備今年夏天的星期日裡打獵。然而他說:「好吧,就給你四百法郎。但你得用心找件漂亮的禮服喔!」
晚會的日子近了,瑪蒂爾準備好衣裳。但她仍看起來悶悶不樂。羅塞勒問:「怎麼回事?這三天你怪怪的,好像有什麼心事。」她回答:「我沒有首飾、沒有寶石,連個可戴的飾品也沒有,還是不去參加宴會了。」
羅塞勒立刻說:「你可以戴幾朵鮮花,這個時節這樣穿相當別致。十個法郎就可以買到兩三朵鮮豔的玫瑰。」她沒有被說服:「不……在有錢的貴婦之間,展露出一副窮模樣,還有什麼比這更丟臉的。」羅塞勒靈機一動:「不如去找你朋友簡妮借一些首飾。你和她的交情夠好,沒問題的。」瑪蒂爾愉快地喊道:「的確,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呢?」
翌日,她來到簡妮的住處,訴說自己的苦楚。簡妮取出一個大匣子,說:「親愛的,你自個兒挑選吧。」瑪蒂爾在鏡子前試戴這些首
飾,猶豫不決,老是問著:「你還有沒有其他的?」
突然,瑪蒂爾在一只黑緞盒子裡發現一條極美的鑽石項鍊,一股無法扼抑的欲望撲撲跳動。她顫抖著手拿起項鍊,把鍊子繞在頸部周圍,望著鏡子裡自己的模樣出神,帶著滿腔不安,遲疑地問:
「可以把這個借我嗎?借我這一樣就好。」「當然可以。」瑪蒂爾跳起來,抱住簡妮熱情親吻,然後帶著珍寶一溜煙地走了。
晚會的日子來臨了。瑪蒂爾大受歡迎,就連部長也留意到她。美貌的勝利、受到歡迎帶來的榮耀感,讓她陶醉地跳著舞,興奮忘我,快樂得飄飄然。人們對她點頭致意、百般讚美,她的心裡被滿滿的幸福包圍著。
瑪蒂爾在近清晨四點時才離開。羅塞勒在妻子肩膀披上他帶來的衣服,那件樸素衣裳流露出的寒酸和舞會服裝的高貴極不搭襯。她想要躲開,以免被裹著昂貴毛皮的其他女賓客瞧見。
羅塞勒拉住她:「等等。你到外頭會著涼。我來叫輛馬車。」但她不聽,匆匆走下石階。等他倆走到街上時,竟找不到一輛車,他們沿著塞納河往下走,冷得直發抖。終於在河岸邊找到一輛公共馬車。這種老舊馬車,只在夜晚降臨後才看得到,彷彿在白天會因自身貧破的外觀而感到慚愧。車子載他們回到家門前,他們鬱鬱地上樓。對瑪蒂爾而言,一切的快樂都結束了。而羅塞勒,則想著明早十點必須到達教育部辦公室上班。
瑪蒂爾脫掉包住肩膀的衣服,站在鏡子前,想再一次端詳自己最美的容貌。突然,她發出一聲尖叫──圍在脖子上的鑽石項鍊不見了!
羅塞勒已經更衣到一半,問道:「怎麼了?」她神色慌亂地說:「不見……項鍊不見了。」羅塞勒站起身來,倉皇失措地說:「怎麼會!這不可能!」他們將長禮服與大衣褶縫裡、口袋裡,到處找遍了,就是找不到項鍊。
羅塞勒問:「你離開舞會時還戴著它嗎?」
「是,我在教育部的前廳時,還伸手摸過它。」
「假如你是在街上弄丟的,我們應該聽得見它掉下去的聲音。它大概是掉在馬車裡。」
「很有可能。你記得馬車的車號嗎?」
「沒有。你有留意嗎?」
「沒有。」
他們互望著彼此,嚇得目瞪口呆。最後,羅塞勒重新穿上衣服循著原路找去。屋裡沒有升火,瑪蒂爾渾渾噩噩地倒在椅子上,始終沒換下晚宴服裝。羅塞勒約莫七點時回到家,他到警察局和報社提出懸賞,去了小馬車的出租公司,所有可能找到項鍊的地方都去了。但他沒有找到任何東西。這天晚上,雙頰凹陷、臉色蒼白的羅塞勒對瑪蒂爾說:「寫封信給你朋友,就說你弄斷了項鍊,拿去修理。這樣我們可以多些時間來想想對策。」
一星期後,他們失去了所有希望。
羅塞勒看起來老了五歲,他開口說道:「得找一條同樣的項鍊來替換。」
項鍊盒子裡標有珠寶店名,他們帶了盒子來到珠寶商的店鋪。老闆查看了一下說:「夫人,項鍊不是從我這兒賣出的,我不過是提供首飾盒而已。」於是他們進出一家家珠寶店去尋找,憂傷和焦慮快把他倆逼出病來。終於,他們找到一條鑽石串成的鍊子,看起來和弄丟的項鍊十分相似。但它要價四萬法郎,店家說可以算他們三萬六千。
羅塞勒存有他父親所留下的一萬八千法郎。剩下不足的錢只能去借。他簽下借據,訂下足以讓他破產的契約,在甚至不曉得將來能否履行約定的情況下,冒險在文件上簽名。他害怕未來生活中的煩惱,害怕將要壓垮他的暗黑貧窮,害怕將來所有物質的匱乏與精神上的折磨……帶著這樣的心情,他來到珠寶店,在櫃檯擱下三萬六千法郎,買走了新的鑽石項鍊。
瑪蒂爾歸還首飾給簡妮時,簡妮甚至沒打開首飾盒呢!
瑪蒂爾開始嘗到窮苦人的窘迫生活,畢竟,她以英雄壯烈犧牲之姿打定了主意—她會償還這筆駭人的債務。他們辭退女傭,搬了家,改租位在頂樓的一間閣樓。在內,她做粗重的家庭雜務,從事令人厭惡的廚房活計;在外,她做平民婦人打扮,手臂挽著菜籃,到水果店、食品雜貨店、肉店討價還價,守護著可憐的零錢包。而羅塞勒下班後替一個商人謄清帳目,夜裡還經常得抄寫每頁五毛錢的文章。這樣的生活,他們過了十年才還清全部的債務。
如今的瑪蒂爾已然是貧困人家的婦人—強健、粗魯,能吃苦。頭髮隨便亂梳,裙子繫得歪歪斜斜,雙手發紅,大聲說話。但偶爾,丈夫不在家時,她會在窗戶旁坐著,想著從前的那次晚會,假若沒有弄丟首飾,她將變得如何呢?誰曉得?誰曉得?人生真是古怪又變化無常啊!
一個星期天,瑪蒂爾在大街上瞥見一名時髦的婦人牽著孩子散步—是簡妮,她依舊年輕,依舊美麗,依舊有魅力。
瑪蒂爾內心非常激動—她該去打招呼嗎?現在,債務已然還清,可以把事情全盤托出了。為什麼不呢?
她走近說:「你好啊,簡妮。」
對方完全沒有認出她來,似乎很訝異被一個平民婦女這般親切地叫喚。她支支吾吾地說:「這位太太……我不知道……您應該是認錯人了。」
「不。我是瑪蒂爾.羅塞勒。」
簡妮驚叫一聲:「噢!……我可憐的瑪蒂爾,你變好多呀!」
「是啊,自從上次見你之後,我過了許多艱困的日子,吃了不少苦……而這全都因為你!」
「因為我……怎麼回事?」
「你可記得那條鑽石項鍊,你借我戴去參加教育部宴會的那條。」
「記得,出了什麼事?」
「事實上,我把它弄丟了。」
「怎麼可能!你不是早就拿來還我了?」
「我還給你的是另一條一模一樣的,我們花了十年時間來償還買它的錢。……但終於結束了,錢都還清了,我對這樣的努力非常滿意。」
簡妮停下腳步,「你說,你買了一條鑽石項鍊來取代我那一條?」
「你沒有發現,對吧?可見它們是真的很像。」她帶著驕傲而天真的微笑說道。
簡妮震驚地握住她的雙手說:
「噢,可憐的瑪蒂爾,我那一串項鍊是假的,它頂多只值五百法郎!」
布疋 布以疋為計算單位,故稱為「布疋」,也作「布匹」。疋,音ㄆㄧˇ。
喏 音ㄋㄨㄛˋ,含有指示意思的語氣。
囁嚅 音ㄋㄧㄝˋ ㄖㄨˊ,說話吞吞吐吐的樣子。
忙不迭地 十分匆忙。
法郎 舊時法國的貨幣名稱。
別致 新奇,與眾不同,也作「別緻」。
翌日 明日、次日。翌,音ㄧˋ。
匣子 盛裝東西的小型方形器具。匣,音ㄒㄧㄚˊ。
鬱鬱 悶悶不樂。
端詳 詳細察看。
渾渾噩噩 音ㄏㄨㄣˊ ㄏㄨㄣˊ ㄜˋ ㄜˋ,迷糊不知事理。
活計 生計。
謄清 照草稿用正楷抄寫清楚。謄,音ㄊㄥˊ,複寫、抄寫。
課文賞析
本文敘述少婦瑪蒂爾為了在晚會上驚豔全場,向朋友借項鍊,卻不慎遺失,最終付出慘痛代價。全文依情節發展可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緣起:描述她因對物質生活不滿而鬱鬱寡歡,一封請帖為平淡生活掀起波瀾。第二部分商借首飾:她因為晚會中沒有首飾可戴而愁苦,後來向簡妮借得項鍊。第三部分遺失首飾:晚會結束後,發現項鍊弄丟了,決定隱瞞實情、暗自賠償,人生從此變調。第四部分償還債務:她勇於負責,面對真實生活的難題。第五部分真相大白:十年後,兩人偶遇,瑪蒂爾才知道當初那串項鍊是假的,故事戛(ㄐㄧㄚˊ)然而止,不只震撼讀者,更留給大家思考的空間。
本課有以下三點值得學習及欣賞:
一、情節的轉折變化:本文以「項鍊」作為情節發展的線索,藉由人物的行為、語言和心理描寫,營造出項鍊珍貴異常的假象,但當故事結尾揭露項鍊並非真品時,情節突生的重大轉折,引發讀者的驚嘆與反思。
二、預設伏筆,後明真相:藉由「簡妮爽快出借項鍊」、「珠寶店老闆的回覆」以及「簡妮隨意收起歸還的項鍊」這些看似不太合常理的言行舉措,埋下伏筆,使小說結局雖出乎意料,又能合乎情理。
三、人物性格形象鮮明:本文以細膩心理描寫塑造瑪蒂爾愛慕虛榮,但也誠實、負責、剛強的性格形象。例如她惱怒沒有禮服穿,參加晚會時備感幸福等,都展現她不甘於平凡生活的想法。當她丟失項鍊時,未選擇買條廉價項鍊去賠償,可見其誠實。另外,描寫她辭退女傭、搬家、做粗活等,則顯露了她意圖償還債務的剛毅。
看完文章後點點下面做個測驗吧
課文文意第一關 (25題)
課文文意第二關 (20題)
基礎語文第一關 (25題)
基礎語文第二關 ( 6 題)
延伸閱讀第一關 (25題)
延伸閱讀第二關 (25題)
延伸閱讀第三關 ( 8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