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九上南一

在錯誤中學習

 

 題解

本文選自愛廬小品勵志。作者運用名言佳句以及歷史事例,論述「在錯誤中學習」的重要性,並勉人不怕錯誤,持續反覆練習,終能有成功的一天。

 

 作者

黃永武,筆名詠武,浙江 嘉善人,生於民國二十五年(西元一九三六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歷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校教授。創辦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擔任創會理事長,現旅居加拿大。

黃永武對於詩學的研究甚深。在創作方面則融會經學與文學,透過旁徵博引的方式,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書寫於精鍊的文字之中,形成其優雅淵博的文章風格。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著有字句鍛鍊法、生活美學、愛廬小品(四冊)等書。

 

 課文與注釋

 現代西方教育上有「嘗試錯誤」的理論,認為學習就是要不怕錯誤去嘗試,才有機會成功,於是有「自古成功在嘗試」的說法。其實在五百年前的明朝人沈君烈,早有「誤亦為學地」的見解,提出「終日學終日誤,終日誤終日學」的口號,一生的學問,就靠在錯誤的地方得力。

 楚 漢相爭時,項羽的失敗,乃在於自己不發現錯誤。每次有所主張,左右總是連聲稱「善」,欽佩拜伏,所以到死都認為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平時在百戰百勝中愈來愈自負,大難臨頭了,還在高唱「力拔山兮氣蓋世」。自己很難從自負的巔峰走下來,放不下身段,結果無顏委屈地回江東去,只有死路一條。

 反觀劉邦的成功,全是在錯誤處注意學習,有人當面指責他不應該一面洗腳一面和長者說話;有人暗暗踩他一腳,告訴他不該在韓信求封齊王的使者面前發脾氣;有人當他迷戀於各國佳麗時教他趕快遷都回關中去……他都會在錯誤中立刻幡然改圖,每次是在錯誤中學得最多,所以沈君烈說劉邦雖不讀書,一生學問全在錯誤中得力。

 由此也可以想起潛虛上的一句名言:「項羽日勝而亡,高祖日敗而王。」日勝反而滅亡,就是缺少學習改進的機會,自始至終只有一套僵硬的戰略。日敗反而稱王,就是失敗之中,有許多可資學習策勵的地方。

 「在錯誤中學習」當然不限於政治人物,古語早有「學書紙費,學醫人費」的說法,指出從事藝文工作、科學工作,也無不如此。一個成名的書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後他不知撕毀了多少張,才成就這一張。更不要去細數他當年學習過程中墨池皆黑、廢紙成堆的境況了。一個醫術專精的大夫,必然解剖得多、觀察得多,也累積了許多誤診的經驗,傳承了好幾代藥方靈驗的智慧。不費紙學不好字,不費人也學不好醫術。所有的「巧術」都打從「笨功夫」來的,古諺說:「巧者不過習者之門」,任何巧妙的境地,只要不怕反覆的錯誤練習,便能達到。古諺又說:「習伏眾神」,不斷從錯誤中學習,便能征服一切神巧。

 有志的人,不但不應為錯誤失敗而氣餒,應該拜失敗為師,在錯誤中學會一切成功的方策,有一句詩說:「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磚就是從淘洗錯誤的沙礫中誕生的。

  沈君烈 沈承,字君烈,號即山,江蘇 太倉人,著有即山集。

  誤亦為學地 此句指錯誤中也有可供學習的地方。

  項羽 項籍,字羽,秦末下相人。起兵江東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

  拜伏 指佩服、敬服。伏,通「服」。

  天之亡我,非戰之罪 意指這次戰敗是因為上天要滅亡我,並非我不會打仗而導致的罪過

  力拔山兮氣蓋世 項羽稱自己力氣大到可拔山而起,才氣成就高出當代之上。

  劉邦 劉邦,字季,秦末沛縣 豐邑人。滅項羽後統一天下,為漢代開國之君。

  韓信  秦末淮陰人,擅長軍事謀畫、用兵打仗,後幫助劉邦取得天下。

  求封 韓信奉命攻下齊國之後,以齊地民心未穩為理由,向劉邦請求為代理齊王。

  關中 位於今陝西。東至函谷關,南至武關,西至散關,北至蕭關,位於四關之中,故稱為「關中」。此區沃野千里,又有天然屏蔽,是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幡然改圖 意指一下子就改變主意。幡然也作「翻然」。

  潛虛 宋朝 司馬光所著之書。

   音ㄨㄤˋ,統治天下。

  墨池  此指寫書法時用來洗筆硯的池子。相傳江西 臨川有一池水,是晉朝 王羲之練習書法,清洗筆硯之處。

  巧者不過習者之門  技藝精巧者也不敢到多練習者的門前炫耀。

  習伏眾神  意指反覆練習才能讓人佩服。

  淘沙  用水淘洗沙金,選取金屑。

 

 課文賞析

本文主要論述「在錯誤中學習」的觀點,並透過引用、舉例、對比等方式證明論點。全文共六段,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是立論,從西方「嘗試錯誤」理論談起,提出「在錯誤中學習」的主張。第二部分(第二到五段)是申論,第二到四段以楚 漢相爭的事例,證明從錯誤中學習的可貴。第五段再舉「學書紙費,學醫人費」的例子,說明只有反覆在錯誤中練習,技藝才能達到巧妙的境界。第三部分(第六段)是結論,強調成功的金磚就是從淘洗錯誤的沙礫中誕生的。

 

本課以下有二點值得學習及欣賞:

一、結構完整,層次分明:本文先提出論點,再申論闡發,並舉例證明,最後得出結論,是一篇結構完整、層次分明的議論文。

二、多元論證,條理清晰:本文善用各種論證方式,除了引用沈君烈之說與潛虛等經典名言,還以歷史上著名的楚漢相爭為例,將劉邦的成功對比項羽的失敗,最後再將「從錯誤中練習而後成功」的過程,比喻有如「從沙礫中淘選金磚」。如此多元的論證,使每個論據都能充分的證明論點,使論述條理清晰。

 

看完文章後點點下面做個測驗吧

閱讀測驗--0390101余光中詩選第一關測驗 (選擇25題)

閱讀測驗--0390101余光中詩選第二關測驗 (選擇25題)

閱讀測驗--0390101余光中詩選第三關測驗 (選擇25題)

閱讀測驗--0390101余光中詩選第四關測驗 (選擇25題)

閱讀測驗--0390101余光中詩選第五關測驗 (選擇 3 題)

 

閱讀測驗--0390101余光中詩選查成績

閱讀測驗--0180101田園之秋選回九上南一國語

閱讀測驗--0180101田園之秋選回九年級資料列表

閱讀測驗--0180101田園之秋選看看其他課文

七上南一國語補充--教育部頒訂核心古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旭子 的頭像
    旭子

    數位閱讀與測驗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