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之如飴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之後,依然懷抱著希望,期盼未來有一天能夠復國。
勾踐為了隨時提醒自己亡國的怨恨和恥辱,睡覺時躺在木柴上,並經常舔嘗苦膽,過著刻苦的生活。同時他又積極討好夫差,降低夫差的戒心,獲取他的信任。勾踐知道夫差喜歡葛草做成的輕便衣服,便命令人民到山中摘採葛草,織成布匹,獻給夫差,而勾踐的表現果然贏得了夫差的信任與賞識。
甘之如飴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之後,依然懷抱著希望,期盼未來有一天能夠復國。
勾踐為了隨時提醒自己亡國的怨恨和恥辱,睡覺時躺在木柴上,並經常舔嘗苦膽,過著刻苦的生活。同時他又積極討好夫差,降低夫差的戒心,獲取他的信任。勾踐知道夫差喜歡葛草做成的輕便衣服,便命令人民到山中摘採葛草,織成布匹,獻給夫差,而勾踐的表現果然贏得了夫差的信任與賞識。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超,是漢朝扶風平陵人,年輕時有大志,後來決心投筆從戎,立功異域。結果被派出使西域。他首先到鄯善國。國王早知班超為人,對他十分敬重,但隔一段時間忽然變得怠慢起來。班超召集同來的三十六人說:「鄯善國王最近對我們很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人來籠絡他,使他猶疑不決,不知傾向哪一邊。聰明的人在事情還沒有萌芽的時候就發現它,何況現在事情已經很明顯了。」
牛刀小試
孔子的學生子游在魯國的武城當官,以禮樂教化百姓,因此城內一片祥和。有次孔子來到武城,看到學生子游將武城治理得非常好,便笑著說:「殺一隻雞何必用到殺牛的刀呢?」意思是說︰治理武城這樣的小地方,需要靠禮樂教化這樣大費周章嗎?子游聽了便回答說:「我從前聽老師說:『在上位的人學了禮樂,就懂得愛護百姓;在下位的人學了禮樂,便容易聽從命令。』」孔子聽了子游的話,就說:「弟子們!子游的話是對的,我剛剛說的只是開玩笑罷了!」後來「牛刀」便被用來比喻人富有大材。
北宋時,蘇軾的好友歐陽修之孫歐陽憲要去韋城擔任主簿一職,「主簿」是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的地方小官,而韋城也只是一個小地方。蘇軾認為,以歐陽憲的才學卻只是擔任這樣的職位,實在是「▲」,便寫了一首詩送他,詩中有一句便是說歐陽憲學識淵博,卻只能在這小地方試身手。後來「牛刀小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有大才能,在小事上施展。
千變萬化
(一)
周穆王時,一位異能者從西方極遠的國家來,他能進出水火,穿透金石,使山川變成平地,把城市搬到其他地方;能飛在空中而不會掉下來,碰撞物體也不會受到阻擋,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周穆王對他非常敬畏,把他當作神仙看待。
大智若愚
英國溫莎公爵曾經舉辦了一個招待印度當地居民首領的宴會。宴會結束時,侍者為每個客人端來了洗手盆。印度客人們看到那精巧的銀質器皿裡盛著亮晶晶的水,以為是英國皇室招待的飲品,便端起來一飲而盡。這樣的舉動讓在場的英國貴族看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只見溫莎公爵神色自若,不露聲色,一邊繼續與客人談笑風生,一邊也端起自己面前那盆洗手水,仰起頭來一飲而盡。於是,其他英國貴族們也都紛紛端起了自己面前的洗手水,仿效著溫莎公爵喝下,宴會在熱烈而又祥和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七嘴八舌
烏鴉媽媽一大早就飛離鳥窩尋找小蟲,但是運氣不好,飛了好遠只捕到兩隻小蟲,根本不夠窩裡的寶寶吃。牠心裡雖然著急,可是身體又累又餓,只好先停在樹枝上休息。
這時,有四隻白頭翁2飛過來,嘴裡都叼著小蟲,他們停在這棵樹上,想好好享用大餐。烏鴉媽媽靈機一動,想出得到小蟲的辦法。
烏鴉媽媽飛過去和白頭翁打招呼:「午安。」接著說:「聽說你們有一副好歌喉,你們當中誰最會唱歌呢?如果願意唱給我聽,我可以提供獎賞3。」這些白頭翁一聽到有獎賞,就七嘴八舌的搶著說:「我最會唱歌……我的歌唱得最好……讓我來唱……。」
人去樓空
「人去樓空」出自於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一詩,其中詩句的內容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這首詩藉由仙人乘著鶴離去的傳說,點出仙人與黃鶴早已渺無蹤跡,一去不復返,徒留下天際千載悠悠的白雲,表達出更深的失落情懷,將對世事茫茫的感慨表露無遺。詩中顯現的是一種感慨、惋惜的情感,後來「人去樓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舊地重遊時,人事已非,空留遺跡,或對故人的思念。但是這個成語現在有另一種用法,形容畏罪潛逃,不知去向,大多是使用於社會事件的報導上,說明犯罪者因為畏罪而潛逃,不在原住屋裡。
一籌莫展
蔡幼學是宋朝人,曾當過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臣子能直言提出政見,蔡幼學便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了本來可以有所作為的大臣深怕要是做得太多,反而會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毫無辦法。
一錢不值
灌夫,字仲孺,西漢時代人。年輕時與他父親灌孟一起去打戰,後來他父親因年紀大,被敵軍殺死。按照當時軍法規定,父子同時從軍,有人戰死,活著的人就可以回家治喪,但灌夫卻不願退出戰場,因為他立誓要為父報仇。
一箭雙雕
南北朝北周時有一個人叫長孫晟,洛陽人。他很聰敏,又有軍事學識和本領;特別善於射箭。後來長孫晟和許多北周人被北周派到西北突厥族去訪問,突厥族國王攝圖只敬重他一個人常和他一塊兒出去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