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空氣
01空氣與燃燒的關係
1.空氣的組成
空氣看不見也摸不著,空氣是由哪些氣體所組成?大家查一查,空氣中的各種氣體,分別具有什麼特性呢?
我認為空氣裡有氧氣,因為呼吸需要氧氣。
空氣中若不考慮水蒸氣,主要由氮氣(最多)、氧氣(其次)、還有氬氣(第三)和二氧化碳(第四)……氣體組成。
氮氣
特性
1. 無色、無味氣體。
2. 不可燃也不助燃。
用途 食品包裝中填充入氮氣,保持食物新鮮。
氧氣
特性
1. 無色、無味氣體。
2.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會產生的氣體。
用途 氧供給動植物呼吸,對生物來說非常重要。
氬氣
特性
1. 無色、無味氣體。
2. 不可燃也不助燃。
用途 燈泡裡的填充氣體,可延長燈絲使用壽命。
二氧化碳
特性
1. 無色、無味氣體。
2.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氣體。
用途 可以用來製造汽水、乾冰。
2.燃燒需要空氣
曾經和家人到快炒店用餐的經驗嗎?有一次廚師炒菜時油鍋不小心起火了,看到廚師立刻蓋上鍋蓋後,油鍋裡的火就熄滅了。
燃燒需要空氣,當隔絕空氣時,火就會熄滅;補入空氣後,能讓火繼續燃燒。
3.燃燒與滅火
認識燃燒三要素
空氣中可以幫助蠟燭燃燒的物質,稱為助燃物。還需要可以燃燒的物質,稱為可燃物,例如:瓦斯、酒精、紙張、蠟油和金屬物質如電動車電池中的鋰等。除了可燃物和助燃物之外,蠟燭燃燒還需要其他條件嗎?
只有空氣和可燃物,並不能使物質燃燒,讓可燃物達到一定的溫度才會燃燒,這個溫度稱為「燃點」。每個物質的燃點不同,未達燃點,物質就不會燃燒。
燃燒需要同時具備「可燃物」、「助燃物」和「達到燃點」三個條件,缺少其中一個條件,就不能燃燒,此三個條件稱為「燃燒三要素」。
遇到火災如何滅火
燃燒的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和達到燃點,只要移除或缺少其中一個條件,物質就無法燃燒,達到滅火的目的。還想到哪些示意圖可以表示燃燒或滅火與要素間的關係?並用來判斷生活中滅火的原理。
滅火器是常用的滅火工具,它的滅火原理為何?
大部分的公共場所都有滅火器的設置。滅火器對於各種火災類型都適用嗎?
適用 ABC 類乾粉滅火器
含有可燃性金屬物質和水激烈反應引起的火災。這些物質燃燒時溫度很高,只有分別控制這些可燃金屬的特定滅火劑能有效滅火。(通常會標明專用於
何種金屬。)
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拉、瞄、壓、掃
1.取下滅火器,拉出插梢,使用時要離火源 1 ~ 3 公尺以上。
2.一手握住皮管前端,瞄準火源底部。
3.用力壓下握把,使滅火器內部物質噴向火源,注意要站在上風處操作。
4.持續向火源底部左右移動掃射,持續監控並確定火源熄滅。
4.預防火災的發生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使用火或電,使用不當時,可能會引起火災。我們要如何預防火災的發生呢?說說看。
1.不可在電暖器上烘衣服。
2.易產生高熱的電器用品,周圍不可放置易燃物品。
3.插座過量使用,容易引起火災。
4.煮東西時,人不可以離開現場,避免引起火災。
是非第一關 (20題)
是非第二關 (20題)
是非第三關 (20題)
是非第四關 (17題)
選擇第一關 (20題)
選擇第二關 (19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