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生活
02動物的生殖方式
2-1動物的各種行為
動物在生命過程中表現出的所有活動,除了運動外還包括攝食、繁殖、遷移以及衍生出的社會行為,例如溝通、傳遞訊息或是分工合作,都是屬於不同的「動物行為」。
動物的覓食
動物必須攝取食物才能獲得養分來維持生命,各種動物都有獨特的覓食方法。查一查資料,觀察動物怎樣覓食?再分組討論。
鯊魚靠聽覺或嗅覺搜尋獵物,並追捕獵物。
變色龍用舌頭黏住獵物,並拖回、捲入嘴中。
蜘蛛利用吐絲結網捕捉獵物。
松鼠會儲存食物在樹洞或土中。
動物保護自己的方式(避敵、禦敵)
有些動物外表的顏色和環境相似,形成保護色。有些動物會用鮮明的顏色警告其他動物。各種動物都有保護自己的方法,遇到天敵或危險時,牠們會如何禦敵或避敵?
大白斑蝶的幼蟲顏色鮮豔,可以警告敵人。
枯葉蟲的樣子很像枯葉,可以躲避敵人。
穿山甲堅硬的外殼可以保護自己。
河豚遇到危險會鼓起全身的刺。
動物社會性的行為
查一查,哪些動物和人類一樣會分工合作而且群聚在一起生活?
我查到並整理出蜜蜂家族分工合作和一起生活的資料。
我查到螞蟻、臺灣獼猴、大象等動物家族,也和人類一樣也會群聚生活。
工蜂
外勤蜂:負責吸花蜜、
採花粉、取水。
內勤蜂:負責守衛、建造、修補蜂巢、
飼育幼蟲、裝卸花粉、釀製花蜜、清潔
巢房、搬運死蜂。
雄蜂
負責交配
蜂后
負責產卵及控制巢室
蜜蜂的成員包含蜂后、雄蜂、工蜂,牠們各自有任務。像這樣彼此互相分工合作、共同生活的行為,就是蜜蜂社會性的行為。
動物傳遞及判斷訊息
動物會用什麼方式彼此互通訊息呢?例如:蜜蜂找到花蜜時,會用某些方式告訴同伴,讓同伴知道花蜜的所在位置。真的是這樣嗎?分組蒐集不同動物傳遞訊息方式後,提出報告與討論。
我們這一組查到蜜蜂會對同伴跳一種舞,傳達牠知道的訊息,整理給大家參考。
跳圓形舞代表可以採到花粉的蜜源植物就在附近。
跳搖擺舞代表可以採到花粉的蜜源植物在遠處。
我們這一組查到海豚會利用叫聲來判斷各種訊息。
海豚是熱愛社交的動物,同伴間彼此的溝通,最主要就是依靠叫聲來進行溝通。
動物為了生存,會利用各種方式讓自己生存下去。有覓食、避敵、分工合作、傳遞訊息等行為。
2-2動物適應環境的方式
動物除了需要食物外,還必須維持適當的體溫才能生存。哺乳類(例如人、狗、大象)和鳥類,屬於恆溫動物(內溫動物)。還有哪些恆溫動物會利用身體內部所產生的熱量來維持體溫,讓體溫不受環境氣溫影響,也會利用散熱和保溫等行為,幫助體溫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大象利用耳朵搧風製造氣流,幫助頭部散熱。
狗的汗腺不發達,透過吐舌頭和喘氣來散熱。
爬蟲類(如龜、蛇、蜥蜴)、兩生類(如蛙、蟾蜍)、昆蟲和
大部分魚類等,屬於變溫動物(外溫動物),還有哪些變溫動物會利用從外界環境吸收熱來維持體溫,讓體溫會隨著環境氣溫的變化而改變?
天冷時,常可見到龜晒太陽增加體溫。
氣溫過高時,蜥蜴會躲在石頭下或洞穴中。
除了受到環境溫度的改變影響外,有些動物會隨著季節的變化,遷移到適合的環境生長、覓食或繁殖。查一查資料,動物如何遷移?動物的遷移行為對生存有什麼幫助?
在非洲草原,大象、斑馬等動物會因食物與水源短缺,而遷移到其他地方。
臺灣每年秋、冬季,各地野鳥學會或新聞報導,有許多黑面琵鷺會從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開始往南方遷移度冬。
紫斑蝶秋、冬時期南下到臺灣南部度冬。
臺灣南部的紫斑蝶會在每年春、夏季,遷移到北方繁殖。
生 活 中 的 科 學
認識動物的牙齒與消化系統
動物會攝取食物維持生命,動物利用口腔內的牙齒咀嚼食物後,食物經過消化系統的分解,身體就能獲得營養,維持生命所必須。
仔細觀察,不同動物的牙齒好像不同,吃的食物也不一樣。
羊的臼齒比較發達,可以磨碎食物。
狼有尖銳 的犬齒,可以撕裂食物。
棕熊的牙齒均衡發展,可以吃動物,也可以吃植物。
以人類為例,人類的食物有肉類也有蔬果,是屬於雜食性動物。我們在口腔內咀嚼食物後,食物分別通過食道、胃、小腸、大腸以及肛門。主要在小腸將食物分解並吸收養分,轉換成能量。
動物的消化系統有口腔、食道、胃、腸道以及肛門,每一個都是器官,器官組合在一起就成為消化系統,就可以共同執行消化與吸收的功能。
認識不同動物的身體構造和運動及動物求生存的方式後,全班或各組可選擇一種動物,一起探索牠的一種行為或生存方式,看看還有哪些發現。
一群螞蟻住在一起、共同生活、一起經營巢室,有蟻后、工蟻、兵蟻、雄蟻,牠們各有任務,分工合作。動物為了生存會有威嚇、避敵、禦敵、覓食和適應環境等行為。
是非第一關 (25題)
是非第二關 (6題)
選擇第一關 (25題)
選擇第二關 (12題)
留言列表